聚焦武漢四大城區產業發展藍圖

2021-07-29 13:28:03    來源: 湖北日報    

7月28日,武漢市召開“965”在行動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和新洲區產業地圖編制及產業發展情況。

蔡甸區:重點建設生態示范城和產業新城

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蔡甸區精準對接“965”現代產業體系,主動融入車谷副城建設,努力打造現代化大武漢的重要增長極和靚麗窗口。

目前,蔡甸區正重點建設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和蔡甸經濟開發區。39平方公里的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體驗消費、高端國際健康醫療、節能生態、綠色智慧交通、創業服務等六大主導產業,推動中建·中法之星、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光控特斯聯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成功落戶。

蔡甸經濟開發區對接、對標、配套、服務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打造產值千億級中等城市規模現代化產業新城。落戶其中的武漢中德國際產業園,將建設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在重點打造“兩城”的同時,推動“三帶聯動”“六鎮協同”。“三帶聯動”,即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服務,打造318國道三產融合示范帶;圍繞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嵩陽大道鄉村振興示范帶;圍繞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打造漢江沿線精致農業示范帶;“六鎮協同”,即打造紅色農旅小鎮、九真文化小鎮、生態旅游名鎮、國家園藝小鎮、國際濕地小鎮、現代農業小鎮。

在產業布局和結構優化上,蔡甸區全力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智能制造、生態旅游等主導產業,引領發展電子信息、智能家居和綠色建筑、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精致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

黃陂區:奮力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

“黃陂區將謀劃布局“三城一區”戰略空間,積極打造裝備制造、商貿物流、文化旅游三大產業集群,建設臨空現代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前川新城戰略新興產業園三大千億產業園區,奮力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黃陂區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打造港產城一體的武漢天河航空城。以天河國際機場為核心,規劃198平方公里范圍,圍繞大樞紐、大會展、大休閑、新航空、新醫療、新生活,布局國際會展新城、航空企業總部區、臨空物流區、臨空智能制造區等功能區。

打造商貿旅一體武漢國際貿易城。依托漢口北商貿物流區,規劃建設30平方公里的武漢國際貿易城,打造集內外貿易、智能交易、金融服務、時尚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商貿之都。

打造產城居一體的前川新城。推進33平方公里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建設,投資550億元建設前川地鐵小鎮,建成集商務辦公、城市綜合服務、高端住宅于一體的生態宜居智慧城鎮。

打造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發揮都市近郊區位優勢、好山好水生態資源優勢、木蘭主題文化三大優勢,打造1000平方公里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

江夏區:實施“五谷共建” 打造武漢“生態后院”

“未來幾年,江夏區將圍繞武漢市“965”產業體系,深入推進“生態立區、工業興區、創新強區”戰略,以實施“五谷共建”為抓手,扮靚濱湖、臨山、沿江“三重秀帶”,把江夏打造成為武漢“經濟前庭”和“生態后院”。”江夏區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五谷共建”即做強“康谷”“南光谷”“東車谷”“文谷”“農谷”五大產業區。“康谷”依托“一室兩所”(P4實驗室、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武漢血液制品所),加快推進江夏實驗室、國家疫苗研發及生產基地建設,打造中部地區大健康產業新地標。

“南光谷”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上,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打造中部地區智能教育產業新高地和人工智能教育國家級示范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及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東車谷”加快布局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工業園區,推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零部件領軍企業。

“文谷”積極推動未來教育城、電競動漫項目落地。擦亮“中山艦”“江夏黃”“譚門京劇”“手指畫”“湖泗古窯址”等五張“文化名片”,加快文旅項目建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谷”將把1200平方公里的南部鄉村打造成為武漢“生態戰略后院”。依托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魯湖都市田園綜合體等一批項目為示范,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新洲區:打造航運航天“雙引擎”

“新洲區將主動擔當長江新區副城建設使命,緊緊圍繞“965”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航運物流、智能制造、建筑業、農文旅等五大主導產業。”新洲區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洲區將全力打造“四區一高地”,即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核心區、長江經濟帶創新改革示范區、中部地區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國家中心城市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打造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加快衛星產業園、火箭產業園發展,重點發展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荷載、空天地一體化信息應用服務、航天地面及終端設備制造,加快創建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衛星互聯網應用示范區。

打造航運物流產業集群。以陽邏國際港24.39平方公里合作區為核心,探索建設內河首個全自動化碼頭,推進武漢新港打造成為中部地區樞紐港。依托“黃金水道”“中歐班列”,突破性發展臨港經濟,培育壯大港口金融、貨代、船代、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產業。建設陽邏綜保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一批線上經濟、跨境電商特色產業集群。

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突出陽邏開發區智能制造產業園主陣地,強化關鍵零部件基礎能力和關鍵技術攻關,傾力打造半導體新材料、海洋裝備制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

打造現代建筑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建筑產業之鄉”品牌地位,促進建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水泥、石膏板、混凝土等傳統建材綠色轉型、裝配式建筑規模化應用。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智能建造”產業名片。

打造農文旅融合產業集群。推進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加快建設東北部生態文化游、西北部賞花休閑游、南部濕地郊野游等特色旅游項目,形成全域旅游新業態。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