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水來襲,道路積水時有發生,拖鞋、涼鞋、卷褲腳也是蹚水的“標配”。這種看似很常見的蹚水行為,其實暗藏了很多安全隱患,因為道路積水中混雜了地面和地下管網中的各種污物,有大量致病細菌、病毒、真菌等,如果雙腳皮膚有破潰,細菌從小的皮膚傷口進入皮下淋巴管,很容易導致感染丹毒、腳癬等疾病。所以蹚水一定要注意,切莫惹“毒”上身。
為防觸電最好不要趟水
雷雨天氣出行,不要與路燈桿、信號燈桿、空調室外機、落地廣告牌等金屬部分接觸。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線和變壓器下避雨。避雨時最好將身上金屬物摘下。最好不要趟水,如果必須要趟水通過的話,一定要隨時觀察所通過的路段附近有沒有電線斷落在積水中。
蹚水后要及時清洗,外出盡量穿膠鞋
暴雨后地上的積水中有許多細菌、病菌,長時間浸泡在污濁的水中,可能會患上一些皮膚疾病,比如腳氣(足癬)、浸漬性皮炎、皮膚外傷感染等,建議外出盡量穿上膠鞋。
蹚水后如皮膚有破損,要及時消毒
蹚水后回家立即用自來水清洗皮膚。腳部要用清水沖洗、晾干。如有皮膚破損,局部可用碘伏擦拭消毒,并保持皮膚和鞋子干爽。另外,淋雨后盡量不要穿浸水的衣物,注意保持衣物的干燥。如果皮膚原有破口,要用消毒液對破口消毒,防止感染。
蹚水淋雨后護好人體三關卡
腳部:蹚水后熱鹽水泡腳
北京藏醫院針灸科主任王凡:雨天里,腳接觸雨水,濕寒之氣會趁機侵入,所以腳是第一道關卡。腳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天熱身體的毛孔處于開放狀態,雨水會加重體內的濕氣。同時雨水中的真菌等微生物較多,皮膚還會因此感染,出現腳氣、濕疹等。所以蹚水后洗完澡最好用熱鹽水泡泡腳,驅寒殺菌,之后用手搓搓腳底,直到皮膚微熱,感覺寒氣散出來就可以了。
腰部:艾灸保暖祛雨寒
下雨天,衣服濕漉漉地貼在身上,時間長了會造成女性宮寒,導致月經不調、手腳冰涼、痛經等,男性腰部受寒腎氣受損,會感覺疲憊乏力。因此,雨季最好在辦公室備一件衣服,或幾條干毛巾?;丶液?,不妨做做艾灸,能行氣活血、祛濕驅寒,有腰部艾灸盒,能將艾草條點燃后放入艾灸盒內固定在腰部,很方便。
頸部:濕氣入侵重災區
頸部本來就是受涼重災區,吹空調,沖冷水澡誘發頸椎病、睡不踏實翻來覆去導致落枕,再加上雨天濕氣入侵,無疑是雪上加霜了。頸部包括了頸椎、動脈、呼吸道、食道等,哪個受涼都會讓人出現不適,因此別忘了淋濕后給自己圍條小紗巾,也可以用電吹風吹吹脖子后的風府穴(位于后頸部頸頂窩處),此穴是治療頭頸部疾病的常用穴道。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