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男子蹲在墻邊埋頭操作手機,民警多問一句幫其止損115萬

2023-08-28 20:47:02    來源:揚子晚報    


(資料圖片)

“什么‘清算’?小伙子你在忙什么?”近日,南京地鐵仙林湖站所民警楊毅在巡邏過程中見疑不放,阻止一名地鐵乘客向詐騙分子轉賬,成功幫他止損了115萬元。

當天下午兩點多,仙林湖站所民警楊毅在站廳巡邏時,發現有一名年輕男子一直蹲在墻邊埋頭操作手機,口中念念有詞。擔心其遇到困難,楊毅走上前打算詢問,卻發現男子是在與人進行視頻通話,且反復提到“清算”二字。面對楊毅的詢問,男子回答:“我正在操作資產清算,是支付寶客服讓我操作的。”“支付寶會教人清算資產嗎?”楊毅意識到不對,拿過手機一看,發現電話那頭所謂的“官方客服”正在與該男子視頻通話,還把對方拉進了一個“課堂”。“你還上課?上什么課?”楊毅立刻掛斷電話,反復和男子確認有無共享屏幕,有無轉賬成功。“我開啟了共享屏幕,但還沒有轉賬,錢還都在。”楊毅聽后松了一口氣。

經了解,該男子姓張(化姓),自己當天剛走到金馬路站站廳便接到了一個陌生的FaceTime通話,對方稱他在大學時期開通的支付寶花唄、借唄等利率已不符合國家當前政策,要及時調整利率,如不調整將影響正常使用。對方還說,調整利率要進行“資產清算”,核實所有的銀行卡貸款金額,并轉賬到一個固定的賬戶名下。張先生當即老老實實把名下所有的銀行卡情況都告訴了對方,后經查實,共計可貸款115萬。此外,張先生還在對方“指導”下,下載了幾個APP,被拖進了一個專門的會議房間“上課”。楊毅出現的時候,他剛從其中一家銀行成功貸款了20萬元準備轉賬,對方還“指導”他把一次性轉賬額度從5萬提高到20萬,都快“成功”了。

張先生說自己在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入職,近日多次接受到單位和警方的反詐培訓,其中就包括以FaceTime視頻電話為形式的詐騙案例,“但發生在個人身上,不知道怎么就相信了對方,而且他還讓我撥打警方電話核實。”楊毅告知張先生牢記:警方96110號碼除了區號外,不會添加任何的前綴、后綴,對方所謂的讓其核實身份的“**21*+一連串號碼+96110#”的電話,其實是給手機設置全部來電呼叫轉移,為實施詐騙爭取更充分的時間。

事后,張先生特意來到金馬路站警務室,給楊毅送來了一面錦旗和一封手寫感謝信,“在即將轉賬的千鈞一發之際,楊毅同志迅速做出判斷”,正是你們的辛苦付出,對反詐工作的傾心奉獻,才能有一個較好的反詐環境,有一個平安有序的社會。”

記者了解到,為切實抓好地鐵區域反詐宣防工作,今年8月,南京地鐵警方在前期開展反詐主題列車“車站約課”、“登車行動”、反詐文創小攤和反詐廣場舞等一系列宣防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反詐工作力度,針對地鐵轄區全線開展“掃站行動”,一線民警輔警依托接處警、警地聯動、巡邏執勤等日常工作,馬不停蹄、爭分奪秒,分批次面向轄區內從業人員及地鐵乘客開展“微宣講”,努力實現“人人知曉、人人防范、人人受益”,并做到任何時候都要“瞪大眼睛,豎起耳朵”,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損失。此次民警及時發現、及時勸阻正在遭遇電信詐騙的乘客正是“掃站行動”的一次成功實踐。據統計,自“掃站行動”實施以來,地鐵分局已在南京地鐵全線開展各類“微宣講”2068場次,累計覆蓋近3.2萬人次。

警方提醒:支付寶官方平臺客服不會以FaceTime、個人社交賬號等方式聯系用戶,但凡通過這種方式聯絡的“客服”均為仿冒。陌生的FaceTime來電不要接聽,更不要與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防止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泄露,造成財產損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狄公宣

校對 王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