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寫出60萬字小說是怎樣的體驗?近日,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湯介生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創作小說的故事。過去6年里,她完成了60萬字小說《唐詩生死局》,并將出版發行。盡管小說還在預售中,但吸引了眾多讀者討論。當代作家蘇童評價這本新書:“她用奇思妙想營造的歷史宮殿,坐落于時間之下,江湖之上,彌漫著某種迷人的霧靄,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便有了空靈的回響。”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湯介生,聽她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青年作家湯介生本碩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本科期間出版科幻懸疑小說《控夢東京》,成為首屆燧石文學獎獲得者,作品成功入圍央視一套“年度中國好書”。她還在高中時斬獲第十五屆及第十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一等獎,并在2020年成為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的中國區終選人。
湯介生的《唐詩生死局》
當代作家蘇童為《唐詩生死局》寫的推薦語
(相關資料圖)
北大博士生在宿舍寫出60萬字小說
當代作家蘇童為其寫推薦語
近日,一部名為《唐詩生死局》的小說獲得眾多讀者關注。盡管小說還在預售中,但已經吸引了大量讀者討論。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湯介生,原名張明慧。她從6年前開始創作這部小說,創作靈感來自大二時的學習“唐宋文學史”課程的過程。
湯介生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詩人的人生故事讓我觸碰到時代的靈魂。我就想以這些人物為原型,把他們放到同一部小說中,加入我喜歡的懸疑元素,讓這些原本無交集的人互為朋友或者互為敵手。”
為了讓小說內容更加充實,湯介生花費多年時間構思,在60萬字的小說的背后,她還寫作了十多萬字的人物小傳,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從作者大二開始,《唐詩生死局》前后的寫作時間超過六年,小說的主體部分在2020年秋天完成,在此后的兩年間作者精益求精地不斷地修改文稿,此書在今年終于預售發行。
面對如此的“慢工出細活”,曾有人建議說:“你不該在第二本書上花費六年這么久的時間,大家都忘記你了。”但湯介生很執著,堅持把想寫的內容寫完,“寫作或許就是一件潛心靜氣、驀然欣喜的事吧。”
湯介生稱,《唐詩生死局》是一本以唐宋詩詞人為靈感詩意淋漓的懸疑小說,全書超過30個人物,將中國士族消亡史的大背景,融入王朝陰謀、家族政治與各派人物的交鋒博弈之中,幻寫了一個一唱三嘆、大喜大悲、精彩刺激的故事。
完成小說后,湯介生邀請自己讀研時的導師、當代作家蘇童寫推薦語言。蘇童評價道:“湯介生的文字有流水的氣韻,因此她的小說流暢好看。她用奇思妙想營造的歷史宮殿,坐落于時間之下,江湖之上,彌漫著某種迷人的霧靄,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便有了空靈的回響。”
湯介生曾兩獲新概念大獎
湯介生
斬獲兩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一等獎
首部小說入圍央視“年度中國好書”
湯介生從小喜愛寫作,高二時,她寫了一篇小說以書信形式投遞給新概念作文大賽組委會。讓湯介生感到意外又欣喜的是,竟在半年后收到邀請她參加復賽的回信。湯介生笑著說:“我后來才知道大家都投了很多篇作品,而我只投了一篇。當時覺得蠻幸運的。”復賽時,湯介生寫了一個名為《圖書館的貓》的懸疑故事,得到評委青睞,獲得一等獎。
第二次參賽,湯介生做好充分準備,投了兩篇小說,順利進入復賽。復賽中,她沒有寫自己比較擅長的懸疑小說,而是寫了現代派小說《第十三個星座》,講述了一個從國王到流浪漢的故事,又獲得全國一等獎。
正因為湯介生兩次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獎,《萌芽》雜志主動向她約稿,她16歲在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雨中的同學》。湯介生說:“作為一名高中生,此前根本不知道寫小說是一件可以被鼓勵、被看到、被愛護的事情,新概念作文大賽給了我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的勇氣。”
2014年9月,湯介生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作為北師大當年在其省份錄取的文科高考最高分,她獲得了北師大的“新生獎學金”,并進入文科試驗班。本科期間,她順利完成并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懸疑風格的小說《控夢東京》,全書共23萬字,在讀大四時出版。
湯介生稱,《控夢東京》包含5篇不同題材的科幻懸疑小說,從緊張刺激的控夢大賽全球直播開始,引入人工智能、人體打印等腦洞大開的懸疑情節,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全書既有高智商小說的燒腦特性,兼具精彩跌宕的謀篇布局,同時又不乏溫暖的人文關懷。
2018年4月23日,湯介生的《控夢東京》入圍央視“年度中國好書”,“得知入圍消息時,我覺得難以置信,整個人都傻了。一個人迷迷糊糊地去了央視大樓,感覺像做夢一樣。”2018年,大四的湯介生憑借《控夢東京》獲得了首屆燧石文學獎,也正是在燧石文學獎頒獎現場,她有幸遇到了當代作家蘇童,后來蘇童老師成為她的研究生導師,指引她在文學之路上不斷進步。
湯介生的《控夢東京》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湯介生
每天抱著電腦到圖書館搶座寫小說
發行了首部劇本殺,想將小說拍成電影
湯介生本科在北師大文科試驗班,不僅要學所有文學專業課程,還要學政治學、法理學、周易、拉丁語、西方哲學導論等等,“文史哲的通史課都要學,而且是必修。不過很慶幸,科學史、科技哲學等課程讓我很感興趣,我的小說偏向科幻懸疑也與這方面的教育有關。”
“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上課的夾縫中創作的。”湯介生清晰地記得趁著課間或者休息的時候抱著電腦到圖書館寫作的場景,寫一會后再急匆匆到教室上課,“我每次都是背著特別重的老舊電腦,把電腦放在圖書館里一天,有課的時候就去上課,沒課的時候就在圖書館里寫作。后來因為座位緊張,學校圖書館不允許我們占位置,我就只能到處背著電腦寫作。”
如今,湯介生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博。她和大多數的博士生一樣,每天把大多數的時間用來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不過她也在寫小說之外拓展興趣愛好。2022年,湯介生發行了自己的首部劇本殺《S與死囚名單》,第二部劇本殺也將在今年3月發行。在她看來,創作劇本殺和創作小說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一次要有6個人的視角,并且要想到每一輪產生的沖突和真相。
“我很喜歡電影,希望有一天能當導演。”湯介生笑著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她小時候幾乎在電影院長大,超級喜歡電影。她曾多次構想將《唐詩生死局》拍攝成影視作品,“我考慮過鏡頭如何切換,如何配樂,甚至畫出了一幀一幀的腳本圖。我很喜歡拉片,一幀一幀地分析,電影鏡頭怎么做,視覺效果怎樣呈現。如果有機會,我會對自己的小說進行修改,充分發揮鏡頭語言的魅力。”
談到對未來的定位,湯介生說:“我希望能夠不斷地寫下去,成為一位因為作品被讀者‘信任’的作家。我有一個夢想,希望出版某一本書的時候,大家不再會問我書的類型和故事內容。希望大家看到作者名字后,就信任我,就肯定這本書能夠給大家帶來驚喜。”
據湯介生透露,她的第三部小說目前已經完成20萬字初稿,正在考慮以何種形式展現給讀者,“這是一部將奇幻的神話故事和現代高科技結合的小說,展現出少年的青春活力,相信會讓更多讀者愛上這部小說。”(圖片:受訪者提供)
校對 李海慧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