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洋網訊 12月30日,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獲悉,該局二季度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抽查的45批次樣品中,有7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1批次標稱商標為“adidas”的短褲產品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
據介紹,本次抽查不合格項目涉及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纖維含量、繩帶要求、耐濕摩擦色牢度、pH值。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指出,纖維含量是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服裝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在選購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成分含量進行選購,纖維含量未標注或標注不正確,將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服裝的選購。此外,纖維含量也是影響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穿著舒適性的重要指標。
據介紹,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企業質量意識淡薄,未對采購的原料進行嚴格把關,部分送檢或者根本不送檢而隨意標注或者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而盲目標注;第二,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對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檢驗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造成標稱值與實際檢測值不相符;第三,部分企業存在以次充好的行為,用價格低廉的纖維代替價格昂貴、性能優越的纖維而謀取不法利益。
而繩帶不合適或不合理容易造成上下車或被扶手電梯或其他機械夾持、卷繞,對穿著者有很大的安全風險。另外,根據GB 31701-2015規定,嬰幼兒服裝產品的pH值應達到A類要求,即4.0-7.5;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其pH值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即4.0~8.5;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其pH值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即4.0~9.0。服裝織物在后整理過程中常在堿性條件下或使用堿性整理劑對產品進行后處理,如果未嚴格按照工藝條件進行中和處理或中和處理不充分,就可能會導致產品偏堿性,從而發生pH值超標的情況。
色牢度差的服裝,在使用過程中,染料容易脫落和褪色。市場監管部門指出,面料生產企業在對面料染色時使用了劣質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導致面料的色牢度不合格,而服裝生產企業采購面料時如未對面料色牢度按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進行嚴格把關,則可能會導致服裝成品的色牢度不合格。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穎思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