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最小的僅9歲,電詐“黑手”頻頻伸向未成年人,江都發出反詐警示

2022-02-28 10:41:41    來源:揚子晚報    

通訊網絡詐騙給廣大群眾帶來極大損失,受害人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他們在使用家人的手機時陷入騙局,被騙錢財。28日,揚州江都警方針對學生接連被騙警情發布警示,提醒廣大家長、老師,要多關注孩子的生活狀態,宣傳防詐知識,避免受騙。

16歲學生為得到明星簽名照被騙3萬元

16歲的江都中學生小安喜歡某位明星,此前加入了一個追星QQ群。前不久,一名群友發消息說,按照他發布的步驟操作,進行掃碼轉賬,就能獲得明星的簽名照。群友還表示,轉賬的錢會全額退還。

小安信以為真,按照步驟進行操作。轉賬完30元款項后,群友告訴小安,他的財務系統存在問題,想要獲得退款,需要先向指定賬戶轉賬3萬元,問題解決后,錢會全數退還。小安用家長的手機轉賬后,這3萬元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發現自己被騙后,小安在家長的陪同下,向江都警方報了警。

“未成年人追星,給了犯罪分子行騙的機會。”江都公安反詐民警孫琦介紹,除了以“簽名照”為誘餌外,詐騙分子還會以出售明星演唱會門票為幌子設計騙局,誘騙未成年人轉賬,此前,江都就有一名中學生因此被騙。

9歲小學生購買“低價皮膚”被騙3000元

“孩子用手機玩游戲,被騙7000多元。”江都市民李女士近日報警,稱12歲的孩子在玩游戲時,遇到一個可以幫忙領取“游戲福利”的陌生人,按照對方指示進行操作,結果上當受騙,“騙子太可惡了,專門騙孩子!”

民警孫琦介紹,通過出售、贈送游戲裝備、皮膚、攻略,或幫助領取游戲福利獲取未成年信任,從而騙得錢財,是未成年人被騙案件中最常見的類型。江都曾有個9歲的小學生,因為購買“低價皮膚”,在騙子的忽悠下,累計轉賬3000元。該起案件,也是江都電詐案件中被騙人年紀最小的一例。

警方通報,此前,江都另外一名未成年學生苗苗,在游戲中掃描“好友”發布的“游戲攻略”二維碼后,收到了賬號被封的信息提示。隨后,“好友”向苗苗發來一名“民警”的QQ號,讓苗苗向警察求助。添加“民警”后,苗苗按照對方指示進行“線上操作”,結果被騙走2萬元。

警方:請老師和家長當好防詐宣傳員

“未成年電詐被騙的日益增多,防詐宣傳是江都公安的重點工作。”孫琦告訴記者,電詐案件破案成本高、追贓難度大,因此,防范宣傳很重要。近年來,江都公安通過“法治副校長”“網格民警”“護學崗”等機制和手段,有針對性地對未成年人進行防詐宣傳,受到師生、家長歡迎,收到明顯效果。

“對未成年人防詐宣傳,需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學校、家庭都是重要的防詐課堂,希望老師和家長當好防詐宣傳員。”孫琦提醒家長,未成年人心智不全,容易被騙,千萬不要將銀行賬號和密碼告訴孩子,要引導孩子不能沉迷網絡游戲,更不能擅自向陌生人轉賬,遇到事情及時和父母溝通。通訊員 王誠 刑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徐珩

關鍵詞: 未成年人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