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點播究竟侵犯了自己的哪些權益?

2021-10-20 08:50:37    來源:北京日報    

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在內的三大視頻平臺近日在微博發布聲明,宣布取消劇集超前點播服務。其實在上個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曾發文點名視頻平臺,認為超前點播應尊重自愿,并提出了相關平臺取消逐集限制、計費規則應遵守公平等要求。超前點播被取消后引發網絡熱議,一度沖上微博熱搜榜。不少消費者點贊,但同時也感到迷惑,超前點播究竟侵犯了自己的哪些權益?超前點播取消后,視頻平臺如果以各種理由單方面更改熱播劇的更新周期又是否違約?

一問

超前點播侵犯了消費者哪些權益?

“我已經花錢充了會員,為什么還要再花錢看劇?”近日,某電視劇熱播,追捧觀眾無數,在該劇播出半程時,視頻平臺再次使出追劇“殺手锏”——超前點播,平臺會員可以單集購買,提前追劇,俗稱“VVIP”。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其中45.5%的用戶在半年內為網絡視頻節目付費,20.2%的用戶選擇過超前點播服務。另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各視頻平臺上線電視劇中使用超前點播模式的達67部,占上新劇總體的33%。各大視頻平臺一度廣泛運用超前點播模式,不少消費者對平臺滿含套路的操作表示質疑和不滿。

在近期的熱播劇中,視頻平臺將超前點播限制為逐集解鎖。用戶必須按照順序一集一集的購買,不可以自由選擇任意一集購買。比如用戶想超前點播看第25集,必須先買第23、24集,才能再買第25集。超前點播每集3元,原本只需要花3元錢就能看的劇集,用戶必須要花9元錢才能看到。視頻平臺稱設置逐集解鎖規則是為了保護觀看內容的連貫性,尊重內容創作者的藝術創作的需要,但這實則已侵犯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違背了消費者的真實意愿。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這里所說的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可以從四個方面理解:

一是消費者有自主選擇經營者的權利。經營者不得強迫消費者接受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商品和服務的品種越來越豐富,經營者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經營者要想贏得顧客,必須在提高商品質量、完善服務水平上下功夫,讓對方愿意購買其商品、接受其服務。視頻平臺在與短視頻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更應該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更多地提高用戶權益以吸引消費者,而不是一味地拓展收費領域。

二是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的權利。這是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時,購買、使用哪種商品,接受什么方式的服務,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作出決定。

三是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的權利。這是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時,無論購買哪種商品或是接受哪項服務,均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

四是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的權利。這是指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有權對不同的經營者,或者對不同的商品、服務進行選擇。這項權利與消費者的知情權息息相關,也就要求視頻平臺完善與消費者之間的服務合同,明確超前點播的服務內容、服務模式、服務費用,明確不同視頻會員之間的會員權屬差別供消費者甄別、選擇,也更應當明確會員選擇超前點播、選擇劇目集數的權利,保障消費者權益。

二問

老會員如何應對超前點播?

超前點播業務是各大視頻平臺從2019年12月起廣泛開展的一項業務,也于同月更新其VIP會員協議,增加了“劇集付費超前點播”條款。協議的變更以版本更新的方式進行提示。而在此之前的老會員享有的是“熱劇搶先看”權益,對衛視熱播電視劇、優質自制劇可提前觀看。對于超前點播業務推出前已購買VIP服務的老會員,視頻平臺以修改會員協議的方式增加收費項目,該行為明顯減損了老會員權益。

那么,變更合同的條款對老會員是否發生效力呢?民法典規定,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VIP會員協議是視頻平臺基于“一對眾”的網絡服務平臺特有的產業模式,預先擬定并面向眾多會員重復使用的條款;會員對于VIP會員協議只能“接受”或“走開”,不能與視頻平臺進行協商,該協議屬于格式條款。

但在視頻平臺單方變更合同條款時,應當基于公平原則出發,視頻平臺負有不損害合同相對方利益的當然法律義務。在視頻平臺為“付費超前點播”服務單方變更合同條款時,使老會員享受到的觀影體驗遠遠低于預期,實質上損害了老會員的主要權益,因此視頻平臺單方增加的“付費超前點播”條款對老會員不發生變更合同的效力。同時,視頻平臺推出的“付費超前點播”服務實質性減損了老會員的會員權益,視頻平臺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視頻平臺作為在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滿足社會公眾多元觀影需求的服務型網絡平臺,基于用戶需求、技術發展、商業運營等因素,適時調整服務內容、更新服務模式,有其行業必要性和現實合理性。合同當事人通過合同條款,為自己保留單方面變更合同的權利,屬于當事人合同自由的組成部分。視頻平臺基于其服務模式的特點,以格式條款的方式,約定單方變更條款,形式上并無不妥,但變更合同條款的形式就至關重要。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修改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公開征求意見,采取合理措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因此,視頻平臺變更會員服務協議不可以悄悄地、以版本更新的方式進行,還要經過充分的意見收集,并進行公示。

三問

點播取消后加廣告怎么辦?

在幾大視頻平臺的微博聲明中,只有愛奇藝明確提出貼片廣告一同取消,其他平臺并未提及。不少消費者擔心,如果超前點播取消,劇中貼片廣告會不會增加?這是否侵權?

一些視頻平臺宣稱VIP會員擁有廣告特權,實際上只是可以自動跳過前貼片廣告、手動關閉前貼內容推薦,其他的仍然“紛至沓來”,如中插廣告、彈窗廣告、暫停廣告、前情提要廣告、跑馬燈廣告、片尾廣告、口播標板、植入廣告等,廣告時間、投放數量、播放次數隨劇情推進一再增多,令消費者不勝其擾,花了VIP的錢,卻不能真正去除廣告。多家視頻平臺在協議中稱上述廣告可能無法消除,希望消費者理解并接受。

實際上,相關廣告推送行為首先應當依法合規。廣告法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規定,播出電視劇時,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鐘計)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除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冠名標識外,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掛角廣告。有的視頻平臺甚至違反法律規定,推送無法一鍵關閉的彈出廣告。由此,視頻平臺要保障會員廣告特權,先要保證廣告行為合法,杜絕違法推送,還消費者一個清朗的觀影空間。

四問

減慢熱播劇更新周期算違約嗎?

有的視頻平臺還打出“擦邊球”,在取消付費超前點播模式后,以各種理由單方面更改熱劇的更新周期,如由原來每周三至周日每天更新兩集,改為每周六至周日每天更新兩集,這樣下來每周就會少播出六集。

對于超前點播業務推出后的新會員,視頻平臺應明確會員享有的權益內容,不得為收取超前點播費用故意減慢視頻更新節奏,損害普通消費者和會員的既有權利。視頻平臺在劇目宣傳中載明的更新周期,也是平臺提供服務的合同條款的一部分,不得隨意變更。否則,無故減慢視頻更新周期,也屬于平臺的違約行為,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超前點播不是一個新鮮的模式,超前點播的雛形在愛奇藝平臺2019年1月播出的自制網劇《獨家記憶》中首次出現。根據平臺規則,付費會員只能提前看一周的劇集內容,如果想提前觀看全集,需要分享鏈接給多位好友,獲得助力后才能解鎖。此后,騰訊視頻平臺網劇《陳情令》正式開啟付費超前點播模式,該劇在臨近大結局前開啟超前點播,觀眾可以用付費形式提前解鎖大結局。在超前點播之外,視頻平臺也以付費彩蛋及花絮、提供周邊和衍生作品等方式增加變現路徑。同時,各視頻平臺紛紛更新會員體系,推出個性化會員服務。

視頻平臺不斷開拓新模式、新機制無可厚非,但是要做到合理合法。數字經濟的發展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依靠互聯網平臺,人們對于工作生活的差異化需求得到逐步滿足,個性化表達得以實現。作為文化產品提供者和服務者的視頻平臺,為滿足社會公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貼合用戶,催生差異化、配適性的個性化服務,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本無不妥,但是首先應遵循法律規定,在法律的框架內運行,守住商業底線,不得損害用戶依照法律或者約定享有的權利。同時,視頻平臺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高質量高水平內容的同時,樹立公平、誠信理念,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和營商環境。從表面看,超前點播通過明碼標價給消費者多了一種選擇,并不違背商業邏輯,但這種方式涉嫌“費中費”,讓消費者有了被“薅羊毛”的感覺。視頻平臺在推出類似超前點播模式前應進行配套的市場調研,聆聽消費者的呼聲。如何平衡用戶和商業利益之間的關系,讓用戶享受到更具個性化的追劇體驗,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實現商業利益,應該是視頻平臺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消費者在使用視頻平臺的同時,也要更多關注自身的會員權益。特別是軟件更新和平臺公告中對服務協議的條款變更,消費者尤其要加以關注,以便維護自身權益。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