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拖了統一的后腿?增收不增利局尷尬仍未擺脫

2022-08-10 09:34:20    來源:北京商報    

統一仍未擺脫增收不增利局尷尬。8月9日,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一”)發布公告稱,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長7.2%,公司權益持有人期間應占溢利同比下降27.5%。食品和飲料是統一兩大業務板塊,飲料板塊為盈利狀態,而方便面業務占比超9成的食品板塊由于毛利率持續下滑虧損1.58億元,這也讓業界認為是方便面拖了統一的后腿。

毛利率持續下滑

毛利率持續下滑,統一凈利潤再降近三成。

根據統一2022年中期業績報,該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139.4億元,同比增長7.2%;公司權益持有人期間應占溢利為6.14億元,同比下降27.5%。

具體業務來看,食品業務2022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收入53.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其中方便面業務收入51.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9%,湯達人2022年上半年收益維持雙位數增長,且過去5年收益復合增長率維持雙位數增長,開小灶過去3年收益復合增長率維持翻倍增長。

另一板塊飲品業務2022年上半年收入82.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9%。其中茶飲料收入36.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9%。果汁收入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7%,奶茶收入29.7億元,過去5年收益復合增長率維持雙位數增長。

兩大板塊收入均增長的統一緣何出現凈利下滑下現象?統一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原料價格上漲、毛利率下滑。“本集團毛利額于回顧期內下降至41.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之34.8%下降4.7個百分點至30.1%,主要受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國際油價及疫情影響運輸費用增加所致。”統一在財報中表示。

事實上,2019年伊始,統一毛利率便出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9-2021年,統一銷售毛利率分別分35.96%、35.44%和32.58%。與此同時,統一增利不增收現象也愈加明顯。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及全年,統一收入分別增長10.07%和10.85%,但凈利卻分別下滑20.45%和7.69%。

方便面不香了?

財報數據顯示,統一食品板塊上半年營收53.69億元,其中方便面業務收入為51.42億元,占比超95%。該板塊收入雖然相較于2021年同期有所增長,但仍虧損1.58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虧損的7048萬元而言,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今年315曝光的酸菜事件或多或少對方便面企業造成影響,即便是沒有與曝光企業有合作,事件的曝光也會對類似產品銷量有一定影響。統一老壇酸菜是其核心大單品,該產品若在聲譽或銷量上受影響,自然會波及到統一的整體業績。此外,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消費習慣和方便面行業都在改變,統一面臨不僅是同行業競爭,外賣、預制菜等產業也對其形成較大沖擊。

近年來,資本加持下的自嗨鍋、飯乎等速食品牌成了統一方便面的頭號勁敵。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僅在2021年輕烹飪米飯品牌“飯乎”便完成3輪融資,最近一筆融資額達近億元;同樣,“自嗨鍋”也在2021年獲得兩輪融資,其中C++輪融資超億元;此外,速食品牌莫小仙和“COOOOK輕烹烹”等均拿到融資。

此外,預制菜、外賣等方便面的替代性產業頗受消費者熱捧。據商務部數據,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期間,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5.9%;叮咚買菜的預制菜同比增長400%;淘寶預制菜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00%,盒馬預制菜的銷量同比增長345%。外賣需求也水漲船高,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78億人,外賣用戶使用率達44%;其中手機端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653億人,使用率達44.2%。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認為,統一作為大眾日常食品飲料品牌,其核心業務大幅虧損主要是成本原因,在近期糧食價格不斷上漲、生產銷售成本也在快速提高,統一從成本端減負的可能性較小,而其產品附加值又偏低,因此未來不排除有通過提價的方式緩解成本壓力的可能。

對于統一上述業績變動原因以及未來的改進措施,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統一,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