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地能掙三份錢?看信陽這個村子咋做的

2023-08-14 21:29:43    來源:大象時政    

處暑攜秋到,芡實豐滿倉。這幾天,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的四萬余畝芡實進入豐收季,走基層記者帶你一起體驗豐收的喜悅。


(相關資料圖)

早上六點,記者跟著幾位村民一起走下水田。今天要開啟芡實“頭采”,也就是今年的第一茬收獲,這將決定芡實全年整體的收成,這對村民來說是一件大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宣琪:其實下來之后會發現是走不動的。

這個就是采摘芡實的刀,我以為真的是個刀片,其實它就是一個用木頭做的。

割下來的葉子是不能用手拖起來的,只能是摁下去,因為它下面全是刺。您在采摘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被刺到?

淮濱縣期思鎮五一村村民 洪念俠:是的,手全都是血。

收割芡實果不僅是技術活,也是極其耗費體力,一個熟練工一天僅能收獲1000多顆芡實果。年輕人下塘采芡實,年齡大的就做一些分揀工作。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宣琪:那一天大概會有多少錢的收入?

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五一村村民 洪念俠: 200元。

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五一村村民 楊廷珍: 一個月也能掙個3500元,沒想這老了,七八十了,還能掙錢。

淮濱縣期思鎮種植戶 劉貫東:明天、后天就準備找人收(芡實),就是工人不太好找。

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黨委委員 宣傳委員 李蘭中:幫你尋找一些勞力,相對富余一些人員,把她們請過來,你們給她們培訓,再加入你們這個隊伍。

種植大戶劉貫東承包了一百多畝的芡實種植塘,從去年開始,當地政府請來農業專家引進“蘇芡”良種,幫助種植戶們提高芡實產量和品質。村里還成立了芡實合作社組織大家“抱團”發展,如今,劉貫東家的芡實還銷到了北京上海等地。

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村民 劉貫東:這個品種比那個(以前)品種收成要高一倍。過去那種傳統的品種是200多斤,這個好的可以達到600多斤。

品質提升只是當地芡實產業發展的第一步,淮濱縣引導種植戶合理利用土地,發展立體種植+養殖,還實現了種一塊地能掙三份錢。在期思鎮千畝芡實種植基地,看得見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看不見的是芡實葉下面的芡魚共養。

信陽市淮濱縣眾志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楊緒彬:芡實現在水下可以套養黑魚,等節后(年底)水放掉,撒上紫云英籽,紫云英籽收完后,秧返田、漚肥,來年種上芡實,它又當成了肥料,這個芡實就是凈落,一畝地(一年)能達到五六千塊錢。

按照“農場+工廠+市場”同步運作方式,現在期思鎮不僅給當地芡實產品申請注冊“思芡”地理標識。芡實糕、芡石粉、芡實茶等相關深加工產業也陸續發展了起來,全鎮植芡種植達4萬多畝,鏈接農戶4000多戶,每年可實現產值2億元。

信陽市淮濱縣副縣長、期思鎮黨委書記 張偉: 我們采取了農旅融合的方式,在芡實種植的地方我們設立了芡實采摘平臺,設立了農家樂,可以品嘗我們當地的特色菜。有效地改善了我們的產業結構,也讓老百姓的錢袋子富了起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