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低價購買的二手手機通過更換后蓋、印上品牌商標翻新后,再堂而皇之地冒充“新機”進行銷售,短短兩年多銷售額竟高達七千多萬。前不久,有網友因網購到仿冒翻新手機牽出了一條制售假黑產鏈,涉案6人團伙窩點被一舉搗毀。在兩年多時間里,該團伙銷售拼裝、翻新手機的營業額達到了7400余萬元。近日,儀征市檢察院對該案提起公訴,團伙內6名成員被判刑。
揚州的潘先生在瀏覽網絡平臺時,看到了一家店鋪,該店鋪銷售 “原裝正品”蘋果手機,客服聲稱手機是正品。因為價格和實體店相差也不大,潘先生認為比較靠譜,于是果斷下單。到貨后,眼看著手機的包裝完好,潘先生也就放心了。
(資料圖)
但是,沒過多久,潘先生就發現了問題。按照常理來說,新手機的續航能力應該比較好,可潘先生購買的這部手機耗電卻非常快,而且使用過程中頻頻出現卡頓的現象,觸屏也經常失靈,一段時間后,手機甚至已經無法正常開機。潘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買到假貨了,于是前往公安機關報案。
公安機關根據網購買家的線索,很快鎖定了身處深圳開手機網店的王某夫妻,并一舉搗毀了拼裝翻新手機的窩點,現場查獲大量沒有銷售的翻新機。辦案人員調查發現,夫妻倆一個負責銷售一個負責售后,在他們背后還隱藏了一條分工明確的手機翻新黑產鏈。
經調查發現,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間,王某夫妻在未取得蘋果公司授權的情況下,從張某等3人處大量收購換過后蓋、屏幕、電池等的二手翻新蘋果手機,進行二次包裝后,以“正品、全新手機”通過網絡平臺以正常價格銷售,二次包裝所使用的手機包裝盒、充電頭、數據線均系假冒蘋果公司商標的商品。
其中,張某等3人長期從市場上收購蘋果二手手機,經翻新后向王某供貨;3人之外的另一人彭某則長期向王某銷售帶有假冒蘋果公司商標的手機后蓋;負責組裝的成員收到有磨損的后蓋后,會重新進行翻新,同時印上假冒的商標。而為了避開買主收到貨后對系統進行檢查,他們還會將電池狀態改為百分之百,充電次數改為0。
“為了提高銷售業績,我們不僅會想辦法將網店的信譽度不斷升級,而且還準備很多話術,在面對消費者質疑時會找說辭化解,或是以返現、退款等方式打消疑慮。”王某夫妻供述道。
截至案發,王某等人共計銷售翻新蘋果手機約20000部,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7400余萬元,非法獲利人民幣300余萬元。
今年2月,案件移送至儀征市檢察院。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王某等5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許可,擅自翻新二手品牌手機并進行銷售獲取非法利潤,或者明知是翻新的二手手機仍收購并二次包裝后以全新手機進行銷售的行為,屬于在同一種商品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均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彭某明知是假冒品牌手機后蓋仍然予以銷售的行為,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經檢方提起公訴,近日,儀征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6人有期徒刑5年3個月至1年6個月不等的刑期,部分適用緩刑,并處罰金。在網絡購物特別是購買數碼產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并索要正規發票,同時注重相關憑證的留存,在遇到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時,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