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數據綜述:實體部門負債增速短暫企穩

2023-08-13 10:38:37    來源:華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要點

第一,實體部門7 月末債務余額同比增速錄得9.0%,與前值持平,略弱于預期。


(資料圖片)

結構方面,政府和非金融企業負債增速均不同程度高于前值、家庭負債增速則有較為明顯的下行,但仍高于1 月的極值低點。非金融企業負債方面,以余額增速衡量,中長期貸款連續第二個月下行,信用債基本平穩,短期貸款、票據、非標則有不同程度上行。我們維持之前的觀點,即今年財政前置以及由其引發的實體部門負債增速已在4 月觸頂,未來仍將按照穩定宏觀杠桿率的目標,向名義經濟增速靠攏,現有高頻數據顯示,7 月小幅反彈與低基數有關,8 月大概率重回下行。按照兩會目標,今年底政府部門負債增速大約在10.5%,今年名義經濟增速目標在大約7%。

我們維持之前的觀點,非金融企業將成為引導實體部門負債增速下行的核心部門。

第二,具體來看,家庭部門7 月負債增速錄得5.6%,低于前值6.1%;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4%,前值4.8%,短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4%,前值10.0%。

我們認為,后續家庭部門負債增速或在6%左右區間震蕩,對應房地產亦整體平穩。

第三,政府部門負債增速7 月錄得9.0%,前值8.6%。按目前發債數據計算,8 月末政府負債增速或基本平穩,年內政府部門負債增速大概率在4 月的高點(11.5%)和6 月的低點(8.6%)之間震蕩。

第四,非金融企業負債增速7 月錄得10.6%,前值10.5%。從結構上來看,貸款余額增速平穩;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下降0.2 個百分點至17.9%,或已于5 月見頂,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我們此前在2 月金融數據綜述中預計,“以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為具體標的,基于2020 年疫情沖擊后,其與社融和實體部門負債增速見頂的時滯,我們認為,本輪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的頂部將出現在今年4 月左右。”非標(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未貼現票據)、短期貸款和票據余額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信用債余額同比增速則基本平穩。7 月PPI 同比增速有所回升,我們預計其未來或低位震蕩,雖然底部在6 月探明,但難以拐頭持續上行,后續非金融企業融資意愿很難主動改善。

第五,金融機構方面,還需后續數據驗證,但根據現有數據,7 月貨幣政策邊際上較6 月有所收斂。對于6 月的降息,我們認為與2022 年1 月和8 月的降息情景類似,均是被動式降息,并且都是一輪財政引發擴張周期結束的確認,而非新一輪寬松周期的開啟。我們認為,短期來看,降息后的資金面收斂沖擊仍在延續,并有望在8 月結束。對于貨幣政策整體的判斷沒有改變,2022 年11 月底貨幣政策已基本收斂到位,今年有望維持震蕩中性,只不過目前處于收斂的小波段。

第六,資產配置方面,我們維持之前的觀點,即“目前市場主線已非常清晰。股債性價比向債券偏,權益風格向價值偏;在經濟增速轉頭下行或政策重新擴張之前,都不必改變上述判斷。”短期來看,降息后的資金面收斂沖擊仍在延續,短端利率距離政策錨定的利率中樞而言尚有距離,期限利差有進一步壓縮的空間和壓力,長端受期限利差保護較好,從交易角度來看,十債收益率介入的窗口期(2.7%附近)或逐步出現;權益方面,7 月底至8 月初,在政策預期升溫與北向資金拉動下,權益市場出現了一波較為明顯的上漲,短期進一步上漲的動力有限。中期來看,我們對國家資產負債表兩端的判斷沒有變化,影響市場的核心變量是負債端收斂,資產端實際產出只要沒有下行,就會擠壓包括商品和各類金融資產在內所有資產的價格,因此目前不存在任何一類資產價格具備持續上升的基礎,我們可以討論的更多是配置和結構行情。具體而言,上證50 代表的價值板塊或可逢低介入(年內中樞或在2600 附近);債市配置窗口開放,久期策略占優,重申去年底我們對今年十債收益率的區間判斷,即2.6%-2.9%。

風險提示:經濟失速下滑,政策超預期寬松,剩余流動性持續大幅擴張,資產價格走勢預測與實際形成偏差。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