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降價八成!武漢人最愛吃的藜蒿來了

2022-03-04 09:52:57    來源: 楚天都市報    

在2月里還賣到20多元一斤的藜蒿,進入3月后因本地采收量大增而明顯降價。武漢市民最愛吃的藜蒿迎來性價比最高的食用檔期,而且前后上市期將長達半年。

農業部門介紹,漢產藜蒿可從每年的秋天吃到第二年的春天,是武漢人最喜愛的本地綠色蔬菜品種之一。近年來,作為主產區的武漢市蔡甸區的藜蒿種植面積就增加到3萬畝,創造出3.6億元的市場價值。

目前,小小藜蒿已經成為武漢都市農業里的鄉村振興大產業。

大量入市

一個月降價八成

“這道菜從去年八月就開始吃。”3月2日,在漢口中一路的一家菜場外,市民梅阿姨買了一大把帶葉藜蒿說:“隔幾天就想吃一盤,用臘肉炒或者清炒都可以,家里人都愛吃。”

在梅阿姨的“買菜記憶”里,藜蒿在過年前最高賣到過一斤30元左右,現在則只要8元一斤,價格降了八成,現在吃起來更加劃算。

在這家菜場里,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帶葉藜蒿每斤在7.5元到8元之間,擇好了的凈菜藜蒿每斤20元上下,比上個月便宜不少。

在漢口黃孝河路一家生鮮市場里,本地藜蒿甚至做起了特價,只要5.99元一斤,引來不少市民采購。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2月底天氣暖起來開始,藜蒿的價格就開始明顯回落,現在與一般蔬菜的價格相差無幾。

新種養模式

實現成倍增收

3月2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在蔡甸區侏儒街金雞村種植藜蒿的村民王師傅。他正在一棟棟鋼架大棚里采摘當天晚上要送到批發市場里的新鮮藜蒿。

王師傅介紹,過去金雞村的野生藜蒿在溝渠、塘堰、田埂隨處可見,那時大家只是偶爾自采自食,后來武漢蔬菜市場上的藜蒿非常俏銷,村里就種了20畝,很受市場歡迎,現在整個村的藜蒿種植總面積已發展到了4000畝。

在大棚外,種植戶袁紅軍說,村里的瓜菜專業合作社生產總面積有260畝,其中120畝用作稻蝦,140畝地主要種植藜蒿和西甜瓜,目前藜蒿到本月底下架,準備翻地種植下一茬西甜瓜,每年可以給合作社帶來近500萬元的收入。

對此,金雞村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村里主要種水稻,效益不高,在成立瓜菜專業合作社以后,重點瞄準“藜蒿+西甜瓜+合作社”模式,經濟效益日益顯現:“過去一畝地只能收兩三千元,改種藜蒿和西甜瓜后,一畝地能收1.2萬元,收入翻了幾倍。”

增產近三倍

最長可吃半年

武漢市農業服務指導中心蔬菜專家介紹,目前本地種植的藜蒿經過了4代品種改良,增產近三倍:“藜蒿最初的畝產只有3000到4000斤,還帶有一股土腥氣。經過改良,畝產已達1萬斤,口感也變好了。”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本地藜蒿的新品種進一步延長了在田采收時間。從當年的8月開始采摘,一共最多可以采5茬,直到來年的4月。

據介紹,目前武漢市場九成以上的藜蒿產自蔡甸,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已成為名副其實鄉村振興大產業。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