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大鐘樓”累計接待超2.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2023-08-26 10:33:22    來源:大洋網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粵海博物館……”8月24日上午,粵海關博物館熱鬧非凡,人流如織。


【資料圖】

今年暑假,全國各地的“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位于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的粵海關博物館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參觀熱”。7月以來,粵海關博物館累計接待人數超2.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僅暑期接待人數就已超2019年全年接待數,日參觀人數也連續刷新紀錄,單日最高參觀人數達1132人次。

粵海關博物館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粵海關博物館坐落在美麗的珠江畔,是全國海關系統的第一家行業博物館,建成于1916年,原為粵海關辦公大樓,因樓頂設有大時鐘定點報時,被廣州當地老街坊親切地稱為“大鐘樓”。近年來,粵海關博物館因其獨具特色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成為許多市民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進入博物館內,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隨處觀賞百年建筑的細節之美,莊重典雅的羅馬立柱,雕刻精美的雙開式彈簧門,歷經百年才演化出的“冬瓜青”配色墻裙……讓觀眾在大飽眼福的同時還學到了滿滿的歷史文化知識。

廣州海關聯合百企百藝開展“手牽手融合共繪”志愿繪畫活動

“我們是從外地過來廣州旅游,找攻略時就發現這里是‘羊城新八景’之一‘珠江水韻’的標志性景點,沒想到還是一座博物館?!痹诨浐jP博物館內,一位來自安徽的游客帶著小朋友興致勃勃地觀看展出的藏品,“跟‘大鐘樓’合影完,還可以帶小朋友進來逛逛,學習一些歷史文化知識,這趟旅程收獲滿滿?!?/p>

為進一步提升暑期觀眾的參觀體驗,粵海關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優化服務。除線上預約參觀之外,粵海關博物館保留了現場人工登記入館渠道,滿足中小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不同群體預約需求。同時,每天在原有的上午10點30分和下午2點30分的2場定點講解基礎上,增設4場可預約團隊講解,滿足暑期團隊預約激增需求。

“目前,粵海關博物館設有‘粵海關歷史陳列’基本陳列和‘手牽手·閱海觀樓——粵海關博物館&百企百藝融合藝術展’專題展覽。我們針對各類觀眾特點,形成適合青少年、歷史愛好者、海關關員等不同人群的5版講解詞,并在參觀路線的選擇和講解側重點上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力求實現‘因人施講’?!睆V州海關教育處博物館管理科副科長王利忠介紹。

廣州海關工作人員在粵海關博物館內為觀眾進行講解

為提升博物館公益服務功能的多樣性,粵海關博物館還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公益服務形式,形成了“小小講解員”“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手牽手融合共創”多種公益新品牌。今年暑期,粵海關博物館主動聯系一街之隔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舉辦“隔壁的博物館”志愿講解活動,招募青少年志愿者結合自己的興趣,選取兩館展覽中的精華部分開展“接力”講解,進一步拓展志愿服務的受惠面。

來自廣州市南武中學的阮銳是第一個報名這個項目的志愿者,今年13歲的他也是粵海關博物館寒暑假志愿服務活動的“老粉”?!盎浐jP和十三行對于廣州這座千年商都意義非凡。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述,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廣州的歷史,對此我感到十分自豪?!?/p>

除了招募普通青少年參與志愿講解服務活動,暑假期間,廣州海關還聯合廣州市少年宮在粵海關博物館舉辦2期主題為“會說話的粵海關”的關愛特需群體融合共繪志愿服務活動,使海關歷史文化資源惠及更多群體。來自廣州市少年宮繪畫教師現場開設繪畫課程,青少年志愿者與特需青少年一對一結對幫扶,圍繞“大鐘樓”建筑元素繪制立體書,在良好的創作氛圍中,互相增進了解和友誼,引導公眾關心關愛并支持特需群體融入社會。

“粵海關博物館積極培育志愿服務品牌,推進志愿活動規范化、常態化、項目化,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架起了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橋梁?;浐jP博物館將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致力打造公益服務項目,將展教美育與志愿服務相結合,不斷豐富內容與形式,充分發揮博物館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睆V州海關教育處處長白潔表示。

據介紹,今年廣州海關在粵海關博物館舉辦的暑期志愿服務活動已持續開展4周,累計參與志愿服務202人次,提供志愿服務時長566小時。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林琳 廖雪明?通訊員 關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