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酒駕被吊銷駕照,卻抱著僥幸心理無證駕駛上路,本以為藏得深卻被有心人“算計”。一起碰擦后,他被索要數倍于車損的維修費,苦于無證又不敢報警,經過調查后才發現,自己落入一起敲詐“陷阱”。
章某經營著一家電子廠,企業大了應酬就多,剛開始章某還能堅持“喝酒不開車”,但是時間一久,人就懈怠了。看著周圍也有朋友“偶爾”酒后摸車也沒出紕漏,章某酒后也時不時和交警玩玩“貓捉老鼠”的游戲。2017年章某酒后駕車被抓,駕照被吊銷,五年后才能重新考駕照。
出門在外做生意不開車著實不便,剛被吊銷駕照那會章某還能忍住不開車,時間一長他又懈怠了,又開始偷偷摸車,就在五年要過即將重新申領駕照之時,章某又攤上事了。2022年1月份的一天夜晚,章某像往常一樣開著自己的大眾轎車離開單位準備回家,因為是無證駕駛,章某“不搶黃燈不搶道”開得很規矩,可誰知麻煩卻自己找上門來。眼見就要到家,正在路口等黃綠燈的章某只覺車身一震,“壞了,被追尾了!”章某心中暗自叫苦,拉看車門一看一輛黑色本田轎車懟在自己車上,車頭微微凹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黑色本田轎車上下來兩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車主自稱姓王很是客氣,主動表示自己將報警并通過保險公司處理此事。這下可是直戳章某軟肋:雖然自己是停車狀態下被他人追尾,大概率對方全責,奈何自己是無證駕駛,如果報警處理肯定要出示駕駛證,到時更加麻煩。章某向對方坦白自己是無證駕駛,且表示愿意私了并主動賠償對方車損。
得知章某屬于無證駕駛并愿意私了后,王某先讓同乘朋友用手機拍攝事故現場,旋即打電話給4S店的朋友李某,不到10分鐘李某就到達了現場。到達后李某圍著事故車輛轉了一圈表示損失大概在兩萬元左右,具體金額需要將轎車拖至4S店做更加細致地檢查,章某無法只能點頭答應。
到了第二天,王某聯系章某稱4S店已經將車輛檢查完畢,需要章某前往4S店查看并支付維修費用。盡管已經有了被對方“宰一刀”的心理準備,但對方竟然開出了6萬元的維修單。
“這是4S店開的單子,又不是我故意要這么多,你嫌貴我還嫌麻煩呢,要不然就報警。”王某一改昨日的客氣咄咄逼人。章某自然不愿吃這個啞巴虧,叫來了懂行的朋友幫忙“掌掌眼”。看過受損車輛后朋友表示黑色本田轎車只不過受了點“皮外傷”,頂多一至兩萬元就能修好。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章某再次找到王某,希望能減免些費用,并表示希望可以把車送到外面維修廠維修。王某卻不為所動,聲稱最低也要五萬的維修費,車也必須在4S店維修,否則就報警。
“怕不是遇到了專業碰瓷的了。”聽到朋友的提醒章某也是愈發覺得奇怪:一起在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4S店的人怎么不到10分鐘就能趕到現場?為什么會有“笨蛋”以這種大概率全責的方式碰瓷?
帶著諸多疑問,章某連夜返回了廠區調取了當晚廠區門口停車場的監控,果然發現了貓膩:監控顯示在自己開車離開之前,有個人影一直在自己車附近徘徊,當自己離開時,那個在自己車前轉悠的似乎從兜里掏出個東西放在耳邊,看樣子是個電話。就在5分鐘之后,事故發生了......看到這一切的章某也終于選擇向警方報案。
原來這是一起王某伙同4S店員工李某共謀追尾章某駕駛車輛的敲詐勒索案件。2022年1月10日晚,王某與李某一同到章某停車處踩點,約定讓李某在可停車場處觀察章某駕車離開情況,并為在附近的王某發送離開信號。二十分鐘后,王某接到李某發送的信號,駕駛黑色本田雅閣轎車故意追尾章某駕駛大眾轎車。追尾后,章某因無證駕駛提出與王某私了,王某同意,并以聯系本田4S店拖車維修為由聯系李某前來。事后,李某在王某的教唆下給章某開出一份“天價”的維修單。
那王某為何敢冒著承擔全責的風險主動追尾碰瓷并篤定章某因無證駕駛不敢報警?這就牽扯到一樁陳年舊事了,原來王某五年前曾在章某開辦的工廠中上班,后因工作原因被章某“辱罵”,對此辭職后的王某一直懷恨在心。后在一次與同事的閑聊中王某偶然得知章某因酒駕被吊銷駕照,正巧自己的車出了點小問題,王某便想出這條“一石二鳥”之計,一來可以免費修車、二來順便報復章某。
2023年8月15日,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期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章某也因無證駕駛受到行政處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