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量數據的進一步集中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安全成為大數據快速發展的瓶頸。”5月31日,2023新一代人工智能賦能網絡空間安全高端論壇暨AIGC創新應用&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統工程專家沈昌祥在會上提出。
(相關資料圖)
這場論壇是2023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一,邀請院士專家、業界精英共同探討推進網絡空間安全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以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以及實現網絡安全技術的升級,加快網絡空間安全的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人工智能產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與此同時,如何在更好發揮網信技術在維護國家利益、促進企業增長、保障民眾生活上的作用,同時趨利避害減少信息技術帶來的次生危害方面,人工智能也顯露出了對網絡安全行業的巨大影響和應用潛力,機遇與挑戰并存。
“殺病毒、防火墻、入侵檢測的傳統‘老三樣’難以應對人為攻擊,且容易被攻擊者利用,找漏洞、打補丁的傳統思路不利于整體安全。”沈昌祥在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主動免疫可信計算”這種新計算模式,它可以在運算同時進行安全防護,以密碼為基因抗體實施身份識別、狀態度量、保密存儲等功能,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與排斥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相當于為網絡信息系統培育了免疫能力。“主動免疫可信計算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他表示。
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廣東省大數據分析與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印鑒介紹了ChatGPT類大語言模型的發展與關鍵技術。印鑒表示,大語言模型通過融合圖像、語音、視頻等多種數據形式,可以實現更豐富、直觀的人機交互體驗。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兼數字經濟創新專委會主任肖靜華認為,Al可以助力企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從而提速數實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時代,企業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傳統企業數智化轉型之路怎么走?廣州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會長、廣州紫為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友良分享了在AI場景時代,安防生態企業的新機遇與新未來。
圓桌論壇以“新技術、新場景、新安防、新未來”為主題,聚焦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多模態智能感知、生成式人工智能、交互式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賦能元宇宙場景應用等方面進行學術分享。
廣州日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廣東數字產業發達,數字經濟發展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2021年廣東數字經濟規模達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廣東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連續31年居全國第一,軟件業務收入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兩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和主陣地。
此外,廣東于2020年發布了國內首個省級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有效地促進了廣東各地各部門打造“實戰化、體系化、常態化”的數字政府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為全國輸出了數字政府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廣東經驗和樣本。
論壇現場還舉行了2022年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獎、論文獎頒獎儀式;并宣布成立新一代人機交互智能產業生態聯盟。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協和省科技廳指導,廣東省計算機學會主辦,廣州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廣州紫為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通訊員:科記協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