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陳秀娟有多重身份。她是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志愿服務大隊副大隊長、無償獻血的積極戶、19年累計3萬小時服務時長的“五星級志愿者”。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與無私奉獻下,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的捐獻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更寫下了總捐獻量率先突破1000例的歷史性一頁。
陪護800多名捐獻者
(相關資料圖)
不休年假、不過完整節日長假、少有雙休……2003年10月成為紅十字志愿者,2006年開始參與中華骨髓庫志愿服務,陳秀娟全身心投入其中。她認真學習造血干細胞科普和相關業務知識后,從動員志愿捐獻者采血樣登記入庫,到回訪志愿捐獻者、捐獻者采集造血干細胞期間的溫馨陪伴、造血干細胞運送、志愿驛站服務……她樣樣做得一絲不茍,毫不懈怠。
“要做一顆‘不封塵的星’,在服務人民的崗位上不斷奉獻”,這是陳秀娟的承諾。2007年5月退休后,她的日常生活便沉浸在志愿服務之中,幾乎每天與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的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得益于他們的努力和奉獻下,近年來,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的捐獻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由一年幾十例捐獻上升到一年200例捐獻,總捐獻量更于2020年12月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如今近1400例捐獻者里,陳秀娟陪護過的占了800多位。
800多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住院前生活用品的準備、住院手續的辦理,住院期間的溫馨陪伴,捐獻者家屬的溝通,她都駕輕就熟地辦妥。捐獻采集當天,一定有她陪伴在左右,喂水、喂吃,甚至端尿壺尿盆,她都親力親為。稍微年長的捐獻者們都喊她一聲“娟姐”,年輕的捐獻者們更是親切叫她“娟媽”。
這一聲“娟媽”,是對陳秀娟全心全意志愿服務的肯定與贊譽。同事們表示,就連移植醫院也非常信任“娟媽”,她運送造血干細胞的足跡早已走出廣東,踏遍全國,北至新疆,南到海南島。
2021年,陳秀娟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評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之星”;近年來,她多次被中華骨髓庫評為“五星級志愿者”。
志愿驛站為愛接力
“志愿者不僅要做得有熱情,還要做得專業。”在陳秀娟看來,尤其是造血干細胞捐獻這種可以給予患者無限希望的重大項目,對志愿者提出了自我提升的新要求。
每年,陳秀娟都會與志愿者一起到廣州各大高校,作造血干細胞科普知識宣傳。高中畢業的她,認真學習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科普知識,學會制作PPT,并且勇敢地站上高校講臺,分享志愿者服務經歷、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陪護感想,用自己陪護過800多例捐獻的經歷和故事,感召年輕學子加入中華骨髓庫。
每年兒童節、新年,陳秀娟都與志愿者們一起到醫院探訪血液病患兒童。很多時候,她還會去移植倉外鼓勵接受移植的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安慰他們的家人,聆聽他們的內心苦楚,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跟蹤關注移植后的患者,上門探訪出了移植倉在家里繼續接受治療的小朋友。
陳秀娟通過活化“西關小屋”,打造專業志愿驛站。2012年3月,“傳遞生命火種——中信廣場站”正式啟動,成為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的志愿者固定的、常態化的宣傳平臺。身為站長的她帶領志愿者們,許下每天開站5個小時的承諾,向市民提供無償獻血、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資料,講解有關捐獻造血干細胞科普知識,把小小的6平方米小屋打造成為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的入庫采樣點(包括唾液采樣、口拭子口腔黏膜采樣等),得到廣東省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廣州志愿聯合會的表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