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喝粥能不能補營養?這兩類人喝粥只會“火上澆油”

2022-09-27 08:08:25    來源: 家庭醫生在線    

粥,作為一種流質飲食,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里,除了經常被作為早餐之外,還經常被用作“病號餐”。著涼感冒了,喝點粥暖和暖和;腸胃不好,喝點粥養養胃;牙痛嚼不了食物,喝點粥直接咽下去就好了……粥,仿佛就是生病時“萬能”的食物。不過最近,關于喝粥好不好的問題又在網上引起討論,有的網友表示有些病喝粥可能還會使病情加重。那么喝粥到底好不好,哪些疾病的患者是不適合喝粥的呢?今天我們來講講。

生病喝粥能不能補營養?

作為主食,粥的原料通常是大米或者小米,其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人體提供能量。在生病的時候,如果沒有食欲或者吞咽不下東西,比起不吃飯,喝點軟綿的粥確實能夠補充到能量。另一方面,在生病的時候,人們也經常被叮囑“多喝水”,粥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喝粥也恰好能夠幫助補充水分。

但除了碳水化合物、水分以外,人們日常還需要攝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電解質等營養物質。即便是在平時沒生病的時候,一天飲食光靠喝粥,攝入的營養也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對于生病的人們來說,為了提高免疫力,更需要保證攝入充足、均衡的營養素。所以在熬粥的時候可以加點蔬菜、瘦肉、堅果一起煮,或者在喝粥的時候吃點蔬菜、雞蛋作為佐菜,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補充營養。

什么病的患者應該避免喝粥?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水平較高。而粥進入消化道后人體吸收快、代謝也快,可以引起血糖迅速升高隨之又明顯下降,引起血糖短時間內較大波動,不利于控制血糖。而且粥的飽腹感較差,喝了粥之后很快又會產生饑餓感。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較穩定的情況,可偶爾食用,但不建議長期作為主食食用,即便喝也建議喝點雜糧粥或八寶粥,里面的食材升糖指數較低,更有利于控糖。

2、胃病患者

喝粥養胃這個說法一直都有流傳,但是長期喝粥非但不能養胃,反而會傷胃。前面一直提到,粥進入人體后能被快速消化,所以在消化不良、積滯的時候,適量喝點粥能夠減輕胃腸道的負擔;還有粥里含有充足的水分,對于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的患者常發生脫水的情況,喝粥能夠幫助補充水分。但是對于長期有胃病的人,經常喝粥反倒會傷胃。因為長期喝粥,食物消化很快,胃部這個時候實際上長期不需要發揮它的功能了,“工作”少了,自然就“用進廢退”,這相當于一種過度保護的行為,胃的消化功能反而會越來越差,以后吃一下粗纖維或者硬質地的食物反而不好吸收。另一方面,胃酸過多,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經常覺得泛酸、燒心的也不適合喝粥,因為粥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較,多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長期喝粥只會“火上澆油”。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