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家】蓮城最美擁軍人物丨湯海秋:“兵爸爸”的人生底色

2022-09-26 08:26:31    來源:湘潭在線    

湯海秋。(李新輝 攝)

第二屆“蓮城最美擁軍人物”系列報道⑥


【資料圖】

湯海秋:“兵爸爸”的人生底色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新春

人物名片:湯海秋,男,漢族,1948年9月出生,湘潭縣云湖橋鎮飛欄村村民。湯海秋與妻子矢志擁軍幾十載不變,憑借著腳踏實地、勤勞肯干的優良家風,他不但用雙手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且將兒子湯洪波培養成為湘潭首位航天員。

明明知道兒子湯洪波乘坐的飛船就要發射升空了,湯海秋也舍不得停下來休息。2021年6月17日那天一大早,他還與小兒子湯勇洪一起出去割草喂魚,直到近6點鐘才回家準備收看飛船發射的電視直播……鄰居見慣不怪地說,這就是“兵爸爸”湯海秋的常態。

第一道底色:勤勞

3個月后,飛船“回家”的當天清晨5點,湯海秋又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去魚塘投喂,再到自家稻田看看。“兒子‘飛天’時禾苗還只有尺把高,現在稻子都成熟了,家里這幾天準備扮禾噠。”湯海秋說。

湯海秋家承包了20多畝山塘養魚,還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和油菜,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他們一直不輟勞作,生活節儉……

湯海秋說,湯洪波從5歲開始,就跟著父母一起做家務、下田扯草。10多歲時,湯洪波搞“雙搶”已是一把好手。湯海秋對湯洪波兄弟倆從小要求嚴格,他常掛在嘴邊的是:“不插完這丘田不準回家吃飯,不割滿一擔魚草不準休息。”正是這樣的嚴要求,使得兄弟倆從小就很勤快、懂事,事情不做完、不做好就不會放手。湯洪波當兵之前,每到農忙時節,就會幫家里干活,給家人做飯、幫父親制作煤坯燒磚。“雙搶的時候,洪波跟在打稻機后面收谷子,滿身都是灰,只看得清兩個眼珠子。當了飛行員后回家探親,還幫家里插過田……”湯海秋說。

像很多農村父親一樣,湯海秋很少和湯洪波有言語的溝通交流,卻時刻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他。湯洪波則把這道勤勞的人生底色一直帶到了軍校和軍營。除了常規學習和訓練外,他總給自己加小課,拿著飛機模型一遍遍地比畫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在腦子里不停地琢磨眼手腳的協調動作。最終,湯洪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一名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并成為飛行大隊長。

網友們說:“正是這樣勤勞質樸的父親培養出了這么優秀的兒子”。

第二道底色:吃苦

1995年秋,部隊來到湯洪波所在的湘潭市第十七中學招飛,湯洪波幸運地成了全校20多個報名者中唯一的入選者。然而入學后,湯洪波的體能成績總在班里墊底。為此,他每天風雨無阻地刻苦鍛煉,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一年后,終于從墊底“跑”到了優秀。

“特別能吃苦可能是我們家的‘遺傳基因’。”湯海秋說,“我們家的大人都能吃苦,孩子也一樣!”他記得,“洪波伢子”十二三歲時就在學習間隙里幫家里鋤草、扮禾、喂牛,暑假期間有時還在白天“雙搶”晚上守夜輪軸轉。湯海秋認為,正因為兒子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勞動鍛煉,所以長大后能夠承受住艱苦的訓練。

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這一點在湯海秋身上非常明顯。

每到“雙搶”季節,湯海秋一邊忙自己的活計,一邊給其他農戶犁田。一季下來,差不多要犁60多畝水田。自家的農活干完了,湯海秋還會給磚窯燒火。這個活兒特別累,一來必須在晚上干,二來持續時間特別長。盡管辛苦異常,但他從沒偷過懶,更沒抱怨過。

耳濡目染,湯洪波也表現出了和父親一樣的吃苦耐勞、要強上進。他用5年時間從飛行員成長為航天員,又用11年時間實現“飛天夢”,所遇到的諸如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等嚴酷挑戰都能順利過關。

第三道底色:擁軍

湯海秋沒讀過什么書,對兒子們的學業與事業卻十分支持。高三那年,湯洪波第一次向父親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飛入伍。湯海秋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該出去闖闖了,于是鼓勵他去試一試。

湯洪波在外學習、工作多年,因為工作性質等原因,回家的次數很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也不過三五天。在湯海秋眼中,兒子永遠是那個沒長大的樣子,“每次一回家,就沖著我們嚷嚷要吃家里種的小菜!”多年來,只要逢年過節,湯海秋都會通過快遞為兒子寄去臘魚、土雞等家鄉特產,希望兒子在北京也能品嘗到家鄉味道。

父子之間還流傳著一個互相“只報喜不報憂”的故事。

為了讓兒子專心訓練,湯海秋對兒子從來是報喜不報憂,很少提及家中遇到的麻煩事,即便是遇到身體不適,也不會主動告訴兒子。和兒子通話,他們都只聊家里稻子收了多少斤,油菜收了多少,魚塘放養了多少尾魚苗,困難只字不提。湯海秋說,希望兒子能夠在部隊里心無旁騖地工作,不要因為家中的事情而分心。

或許是默契,湯洪波也只和父母講自己生活得如何如何好,工作取得了什么進步,對于訓練的艱苦從來都是守口如瓶。有一次湯海秋偶然聽說兒子在訓練后累得“樓都爬不上了”。問兒子,兒子只是淡淡地笑一笑。

家中有了為國奉獻的航天英雄,讓湯海秋對軍人這個職業格外地青睞,他經常動員親朋好友的子女報名參軍。兩年前,湯海秋舅舅的孫子想要當兵,卻拿不定主意,湯海秋說:好男兒就要當兵,投身軍營就是報效祖國。如今,湯海秋舅舅的孫子已在部隊服役兩年多。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