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在電視里看見陳冬,就像面對面和他過中秋。”2022年9月10日,正值中秋佳節,陳冬父母守著央視《新聞聯播》目不轉睛,將150秒航天員出現的鏡頭刻在心里。
“我們要把任務完成得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河南籍航天員陳冬也在中秋節許下愿望。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洛陽陳冬父母家中,聽他們講述兒時的航天英雄。
陳冬父母在電視前等待兒子出現的畫面
10日晚上7點,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洛陽的陳冬父母家中,陳冬的父母陳樹林、黃焱正在收看《新聞聯播》,期待兒子的畫面。
當主持人開始介紹“最忙出差三人組”太空過中秋的情況時,兩位老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畫面。
在太空中,陳冬從空間站視角,拍攝了月亮,分享給全國人民,“這是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與地面相比,我們可以在白天去拍攝月亮,空間站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透徹。”陳冬在新聞畫面中說。
在后勤人員的幫助下,“最忙出差三人組”還在太空順利吃上了月餅。電視畫面最后,作為指令長的陳冬說:“我們要把任務完成得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能在電視里看到他們,感覺跟面對面一樣。”陳樹林難以掩飾激動的心情。“看到他們在太空過得很開心,我們也就很開心。”黃焱說。
當天上午11時,陳冬的中學好友陳冰、郭丁博、赫艷軍等曾來到陳冬父母家中,帶著羊腿、水果和月餅,與兩位老人一起歡度中秋。
“叔叔以前都是在北京過中秋,這次在洛陽,我們知道后就過來了。”郭丁博說,陳冬在太空執行任務,無法和父母一塊過中秋,同學們來幫他完成這項“任務”。赫艷軍表示,中秋節中午,大伙要陪陳冬的父母吃餃子,“在我們這兒,餃子有團圓、美滿的寓意。”
“陳冬的同學也該陪父母,我們不想影響他們過節,他們非得來。”陳樹林說,盡管自己多次婉拒,可陳冬的同學堅持要過來。
“他們就像自己親兒子一樣。”黃焱說,陳冬的同學對老兩口非常關心,經常來幫忙。
十多年未在中秋團聚,凱旋時父母將去迎接
“自從孩子選擇進入航天領域后,我們已經十多年沒有一起過中秋了,不過陳冬中秋節前都會給我們寄來月餅。”黃焱說,提起陳冬,她最多的是心疼。黃焱提起陳冬兒時的回憶,嘴角總是藏不住笑意,“陳冬和他哥哥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我手工做的,他從小就聽話、沉穩,不讓我費心。”陳樹林說,“別人跟我提起兒子,總用完美來形容,其實孩子哪有完美的?只是他在我心里他就是最好的孩子。”
10日中午,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與陳冬父母、中學好友,一同觀看此前陳冬出艙工作的畫面,陳冬說:“第一次從氣閘艙出艙,第一次啟用小機械臂,更是我和劉洋第一次出艙活動,這么多第一次當中,我們感受到了艙外的美景,感受到了出艙的不易,感受到了中國空間站在不斷地壯大,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地面人員的鼓勵、支持和幫助。”看到陳冬向地球揮手,黃焱也激動得流淚。
陳冰說:“這次看到陳冬的畫面已經相隔幾年了,他的狀態看著很不錯,二老看見了也會安心很多。”
神舟十一號航天任務歸來時,黃焱和陳樹林就曾去迎接凱旋的陳冬,如今時隔6年,黃焱說:“每天都盼著孩子回來,家中的日歷我們經常翻看,這次神舟十四任務結束,我們還要去接他。”
陳冬老師:他是自己帶過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據媒體報道,中秋節與教師節“合一”,在本世紀僅有3次。
在洛陽長大的陳冬,小學到高中都是班長,中學時帶了陳冬6年的班主任姚志強,在中秋節前一天曾到陳冬父母家中看望,今年57歲的他,已經從教數十年,在他看來,陳冬是自己帶過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陳冬1997年進入飛行學院后,每次回家都會組織同學,共同去探望姚志強。
“我忘了從哪一年開始,他突然不再來看我了,而且電話也聯系不上了。”姚志強通過多名學生打聽,都沒有陳冬的下落。
2012年,為了找到“失散多年”的學生陳冬,姚志強在洛陽當地媒體上以《姚老師“想念你”》為題,登報尋找陳冬,“當時找的不止陳冬,還有另一名當飛行員的學生。”
登報第二天,另一名學生就聯系了姚志強,告訴他陳冬已經去執行集訓,有更重要的任務,“聽到這些情況,我就放心了。”
2016年,陳冬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出征前一晚,他給姚志強打了一個電話。“他告訴我,他要代表國家執行飛天任務。”姚志強回憶,當時自己非常激動,叮囑陳冬一定要圓滿完成任務,“從結果看,陳冬不辱使命。”
第一次執行完航天任務后,陳冬曾回母校作報告。姚志強印象中的“孩子”,已經變成了航天英雄,“比小時候成熟穩重了很多。”
“祝陳冬中秋快樂,圓滿完成任務。”姚志強為陳冬送上節日祝福。
四年前陳冬第一次和家人拍下全家福
回憶起上次見到陳冬,黃焱說那還是2018年,“四年前他來東莞看航展,我也在那里照顧大兒子,就在一起團聚了兩天。”
然而,那年40歲的陳冬,還沒有和家人拍過一張合照,“大家那天去照了第一張全家福,陳冬穿著軍裝,很精神,那天我們特別開心。”
6年前,作為神舟十一號航天員的陳冬出發時,曾對自己的雙胞胎兒子說:“這次爸爸出趟遠門,你們有時間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比較亮的星星,說不定爸爸在那里,跟爸爸打個招呼。”
那次陳冬在太空駐留了一整個月。
神舟十四號出征前,兒子曾問“爸爸能不能帶我們上去”,他寫下千字長信寄語兒子,并笑稱自己凱旋時就是“檢查作業的爸爸”回來了。
2009年陳冬面試航天員時,面試官楊利偉曾問過他一個問題,“想要成為航天員,要面對很大的風險,要付出很多,你很有可能會照顧不了自己的家庭,你還會堅持嗎?”
陳冬毫不猶豫回答:“我想成為航天員大隊的一員,成為中國飛得最高的人。為實現夢想,我甘愿為之付出。”
現在,在浩瀚宇宙執行任務的陳冬征程過半,黃焱說:“陳冬上天也是一份‘作業’,是黨和人民交給他的任務,我們相信他能完成。”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