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研究團隊系統研究了長期土壤增溫對東亞季風林的影響,從微生物轉化和礦物保護的角度探究了增溫影響土壤有機碳庫的生態學機制。
溫度升高,會通過影響碳輸入與分解以及碳庫的穩定性,進而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過程。雖然已有的研究多表明,增溫會降低土壤有機碳庫的大小,但是增溫效應的方向和幅度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內在驅動機制也不清晰,制約了對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響應未來氣候變化的可預測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研究團隊基于日本廣島的長期土壤增溫野外控制實驗平臺(>10年),系統地研究了長期土壤增溫對東亞季風林土壤有機碳庫大小、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從微生物轉化和礦物保護的角度,探究了增溫影響土壤有機碳庫的生態學機制。
研究發現,10年的持續溫顯著增加了0-10cm土壤有機碳含量,增溫導致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增加主要來自植物,植物來源碳(木質素和酚類物質)增加60%;而微生物的貢獻較低,微生物來源碳(氨基糖)降低27%。增溫對土壤有機碳庫穩定性的影響整體不顯著。
研究結果表明,在溫度升高的背景下,東亞季風林土壤仍可以持續固持有機碳。該研究結果與其它區域的不一致性,也指出未來亟須加強不同生物區系的對比研究,深入探究植物來源碳和微生物來源碳,調控土壤有機碳庫,響應溫度升高的規律和驅動機制。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嵐 通訊員:周飛
圖:視覺中國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