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場活鮮區所有商品均‘裸稱’銷售,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監督,監督電話XXX。”這是鄭州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內喇叭中的聲音,所有來這里購買海鮮的顧客都可以聽到。這一切的改變都源于8月16日,本報以《一斤海鮮,包裝袋重一兩半!鄭州一海鮮市場商戶會報“陰陽價”》的報道。
報道刊發后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熱心網友提出“建議實行‘裸稱’,買的是海鮮不是塑料袋”。隨后,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的市場管理方采納了網友的建議,對市場內活鮮區進行全面整改。
整改后,在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的海鮮區內,所有海鮮類產品均實行明碼標價。
大閘蟹裝在網兜內稱重后再根據消費者的要求綁繩包裝
整改后商戶們將海鮮放在去皮的筐內稱重
本報此前報道的海鮮市場已率先實行 “裸稱 ”
8月31日上午11時許,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再次來到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內,走進大門就聽到喇叭中傳來稿件開頭的那段語音。
在市場內記者看到,商戶們的秤上都放置的有一個白色帶孔的筐子,商販將蝦用抄網撈起后就會直接放置到這個筐內進行稱重。稱重完成后再根據顧客的意愿使用黑色加厚塑料袋或者白色透明比較輕薄的塑料袋。
“明碼實價,控水、‘裸稱’,改變挺大的,讓人心里挺舒服。”張先生說,“今天給孩子買點蝦跟螃蟹,感覺特別好。商戶不僅裸稱還給控水,螃蟹更是用網兜裝著稱完后再綁繩子,禮盒的包裝還可以單獨購買。”
張先生說,家人喜歡吃海鮮,之前也經常會在市場里購買海鮮,之前也質疑過塑料袋的重量但幾乎整個鄭州市場里都是用這種黑、紅兩色的厚塑料袋,這好像是行規一樣。
鄭州多家農貿市場已開始響應 “裸稱 ”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隨機走訪了鄭州市區內的幾家規模較大的菜市場,鄭東新區的五洲菜市場,金水區的經八路農貿市場,中原區伊河路市場、桐柏路便民服務中心、國大四季鮮農貿市場工人路店。
在這幾家農貿市場的水產區內走訪時,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發現,消費者購買鱸魚、鯽魚這種價格較低的魚類產品時,商戶采取的是“裸稱”的辦法,稱重、去鱗等工序結束后,再用加厚的塑料袋進行包裝,但是遇到基圍蝦、羅氏蝦等單價較高的水產品時采用先裝袋后稱重的辦法。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市計量專項檢查將持續至10月底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8月17日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開始對鄭州全市范圍內的集貿市場進行計量專項檢查。此次專項檢查,主要是針對集貿市場內是否按照要求設立公平秤,經營者使用未經檢定、超過檢定周期或經計量檢定不合格計量器具,經營者使用改裝的或者不合格的計量器具,存在故意破壞計量器具的行為,針對海鮮、水產品經營者是否存在稱重未去皮的情況。
該工作人員稱,此次專項檢查中的稱重未去皮指的就是,在稱重中商戶沒有把加厚塑料袋、蟹產品的捆綁繩去除重量。此次,全市范圍內的集貿市場計量專項檢查將持續至10月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