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日,經國際文憑組織(IBO)審核,廣州新僑學校正式被批準為IBDP(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候選學校,而該校此前已獲得劍橋CAIE A-Level考試局認證。憑借此兩項重要的國際認證,未來在新僑學校就讀的學生將得到更多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深造的機會。
包括新僑學校在內,國際化的多元教育如今已經成為中新廣州知識城(以下簡稱“知識城”)的區域特色之一。當前,知識城充分把握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政策優勢,用好區域內產學研資源,主動接軌國際,大力推動國際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不止是國際教育,近年來,知識城不斷擴容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并引入一大批科研院所,加速集聚高等教育資源,充分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擴容提質:知識城教育版圖“群星閃耀”
廣州新僑學校是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校群在境外合辦的第一所學校,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引入新加坡先進的師資和國際教育管理經驗,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為優秀的雙語、雙文化國際型人才。2021年9月,廣州新僑學校正式開學。學校開設小學、初中、國際高中課程,可容納3000名學生。
同樣在去年加入知識城教育版圖的還有位于知識城南起步區的廣州實驗中學。該校按照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和廣州市示范性高中標準建設,設90班,其中初中30班,高中60班,提供初中學位1500個,高中學位3000個。廣州實驗中學初中部于2021年9月順利開學。
伴隨新學校落地,知識城教育駛入“快車道”。一方面,區域內學位數量實打實地增加,教育資源不斷擴容;另一方面,通過外引內培、推進集團化辦學等方式,將優質學校建在知識城群眾“家門口”,知識城的教育實力不斷增強。
據了解,備受關注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知識城校區)計劃于明年完成首開區建設,全校合計學生人數超4000人。
不單是基礎教育,當前知識城的高等教育資源也在加速擴容。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院將于今年年內啟動招生,充分發揮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源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長期戰略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選址中國納米谷過渡的黃埔大學起步區計劃于今年5月完成搬遷,將與國內外頂尖大學緊密合作,開展先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每年研發重大原創技術100項以上、培育企業50家以上。
產教融合:立足知識城突出黃埔特色
近年來,知識城牢牢把握“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努力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如今,位于廣州市科技創新軸“北極點”的知識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集群正迅猛崛起。
知識經濟、高新產業為知識城教育不斷做大做強提供了關鍵支撐。多家大學、科研院所在知識城設立“黃埔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黃埔高等研究院引進國際碩博研究生,積極開展教學培訓,打造開放性精品課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埔研究院立足知識城國家級國際合作平臺和高新企業集群優勢創設“黃埔大課堂”,2022年該院招生新生人數為378人;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進駐了由5位院士領銜的7個高水平科研機構,2022年計劃招收新生約420人。
今年2月28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公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申報的項目予以立項。據了解,該院的研究重點即圍繞微波通信、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西電具有優勢且與知識城產業契合度高的學科和專業,探索建立以產教融合為目標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022年,該校計劃招收電子信息和機械類工程碩士研究生550名。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何瑞琪 通訊員 孫旭東、饒鳳珍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