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田保姆”助春耕 農民種田更輕松

2022-04-25 13:13:42    來源:湘潭在線    

80歲的李羅斌和“80后”的胡彬在一起查看秧苗。(記者 王希臺 攝)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谷雨前后,田間地頭一臺臺大“鐵?!眮砘卮┧?,一丘丘稻田披上新綠,鄉村大地呈現出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現代春耕圖。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大幅推廣,湘潭市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模式日漸成熟,“田保姆”服務節本增效,讓農民種田更輕松。

“我們年紀大了,種田的事都交給了‘田保姆’,從買種、育秧、翻耕到插秧,‘田保姆’都管了。”雨湖區姜畬鎮泉塘子村72歲村民劉正安說,他家種了近10畝雙季稻,都是“田保姆”在出力。

劉正安口中說的“田保姆”,指的是位于姜畬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的新馬農機專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配備有育秧流水線2組,大型翻耕機械3臺套,高速插秧機6臺套,植保飛機3臺套,水稻收割機4臺,水稻烘干機4組,并組建了插秧機操作員、飛防機手、收割機手等專業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隊伍。

早稻栽播早一天,糧食豐收就多一分主動?!皬臅r間上來說,他們掌握得很好,早稻種植在谷雨時節就基本接近尾聲了,比以往提前了10天左右,更有利于秧苗返青生長?!?0歲的全國勞動模范、雨湖區泉塘子農技站站長李羅斌說,新馬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田保姆”都是“80后”,能熟練操作農機,能創新推出農業服務,已成為當下種田的主力軍。

“田主人不在家都沒事,我們代耕、代插,讓他們當甩手掌柜?!?6歲的新馬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彬說,自2016年起,合作社以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為契機,突破了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瓶頸,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目前,合作社采取農戶帶田入社、承包作業、農事托管等模式與農戶簽訂合同,已逐步實現代耕、代插、代防等“十代”模式,并不斷完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所謂農業生產托管,就是農戶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即“田保姆”服務。

農業生產托管還有利于雙季稻的種植推廣?!霸跈C拋和機插方面,政府有一定補助,我們合作社全部讓利給農戶,從代耕、代育到代插,每畝只收100元,大大調動了農戶種植雙季稻的積極性。”胡彬說,新馬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范圍涉及姜畬鎮泉塘子村、青亭村和尚源新村,服務農戶500戶以上,服務面積2000多畝,加上合作社自身流轉的1100多畝,今年共推廣種植雙季稻近3000畝。

為推廣雙季稻種植,合作社還因地制宜推出了新的服務模式。

胡彬介紹,有的農戶年紀大了,只愿種一季稻,合作社提出早稻由合作社種,收益歸合作社,同時合作社免費為農戶提供晚稻翻耕、育秧、插秧等服務,收益歸農戶。

“新馬農機的這種服務模式很受農戶歡迎,合作社和農戶互惠互利,今年他們已推廣服務50畝,涉及農戶20多戶。”市科技特派員、市農科所副所長任興華說,這種模式讓合作社免除了土地流轉費用支出,對農戶來說降低了生資和機械費用,實現了雙贏,助推了雙季稻種植推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