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城創新先鋒丨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新團隊: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

2022-04-25 13:22:01    來源:湘潭在線    

“蓮城創新先鋒”系列報道之四

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新團隊——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樓棟管理員唐建坤,已經對凌晨還亮著燈的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實驗室習以為常了。

在湖南工程學院北校區工作多年的她,每晚都要向實驗室里的年輕人重復多遍“時間不早了,快回去”。

雖然響應者寥寥,但唐建坤并不生氣,反而對他們多了分敬佩和愛憐。“孩子們很刻苦。”唐建坤告訴我們,學校里的人都知道這間實驗室厲害:團隊成員平均年齡25.1歲,獲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并接連在國際能量科學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走在時間前面 ——“拼命不是說說的”

無論多忙,鄒鴻翔都堅持到實驗室“泡一泡”。這位年輕的博士,三年前組建了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新團隊。

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學是一個全新的交叉學科,涉及力學、自動化、材料科學、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領域,要求研究人員掌握多學科知識,非常考驗個人及團隊的創新能力。

在團隊組建之初,里面的年輕人大多是本科生,沒有任何科研經歷和學術背景。這種“先天不足”沒有妨礙他們探索科學。在“團長”鄒鴻翔帶領下,他們自學知識,自制實驗裝置,靠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打開了探秘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世界的大門。

20歲的團隊骨干陳澤文回憶,鄒博士經常是實驗室最早到最晚走的那個人,做起事情來一絲不茍,有次為攻克一道實驗難題,他甚至在實驗室“閉關”了幾天。

這種爭分奪秒的“拼命三郎”精神,深深感染了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陳澤文告訴我們,盡管整體學歷不如其他高校研究團隊,但“團長”從未因此對其另眼相看或降低標準。相反,他總是把“我們可以做到全國第一”“我們很出色”這樣的信念傳遞給大家。耳濡目染之下,團隊成員漸漸消退了之前的自卑感,做起實驗和項目來非常投入,“拼命不是說說的。”

創新永不停歇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

今年3月,湖南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廖新文突然“火”了。為這位小伙子帶來“流量”的,是他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能量科學頂級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17.881)上發表論文。

這篇題為《采用磁力耦合屈曲雙穩態機制的突跳摩擦納米發電機俘獲旋轉運動能量》論文,被編輯挑選為精選文章(articles featured)。

“論文的三位主要作者平均年齡21歲。”鄒鴻翔博士介紹,這篇高水平論文背后,是團隊長達三年多的前期研究積淀,是成員們每天10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的忘我付出。

對此,20歲的廖新文感觸很深。“在其他高校,本科生是不可能有資格加入這類團隊,更不可能有教授手把手地告訴你實驗注意事項。”廖新文說,學校非常支持學生的科研工作,如果他們有好的想法,學校、實驗室會創造條件支持學生去執行。“他們不會催你一定要交出多少科研成果,相反他們特別鼓勵年輕人深入探索某個學科領域,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他說。

在寬松包容的科研環境下,團隊成員迅速成長。近年,團隊面向我省發展高端裝備智能化、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需求,在能源裝備系統設計與動力學分析、機械能量采集與應用等領域開展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豐碩科研成果。其中,團隊自主研發的自供能無線傳感系統、主被動控制技術等成果,已在國內多家企業推廣應用。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鄒鴻翔告訴我們,團隊組建之初就明確了一個目標——“要把本科生當作寶玉雕琢”,引導學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具有獨立思考品質和科學探索精神,善于發現問題并能找到解決問題途徑和方法的創新人才。

協作產生勢能

——“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

4月18日,走進位于湖南工程學院北校區機械樓5樓的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實驗室,我們立即被黑板上張貼的一張張小紙條吸引。

“紙條上羅列了全國各大學術會議和創新賽事活動時間表。”鄒鴻翔介紹,不管是學科領域舉辦的論壇,還是國、省組織的創新大賽,團隊都會鼓勵學生大膽介紹自己的科研成果,與行業大咖進行智慧火花碰撞。

團隊成員謝星就十分享受這樣的“思想交鋒”。“類似體驗多了以后你就會發現,同樣的問題對于不同學術背景的人來說,看到的東西往往不一樣,而解決問題的思路在這時就很有可能被打開了。”他告訴我們。

已在權威刊物發表多篇論文、手握4項發明專利的陳澤文,眼下正在著手準備一項重要實驗。陳澤文坦然,在團隊,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平時操作實驗,只要他有需要,團隊其他成員都會無條件提供幫助。

“團隊非常團結,碰到難題大家會聚在實驗室,從實驗設計到具體操作,一個個細節摳,經常討論到凌晨還舍不得走。”鄒鴻翔說。

得益于擰成一股繩的協作精神,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新團隊成立三年多來,指導大學生獲國省大獎20余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在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除全員參加科研項目外,九成以上成員是各類競賽的活躍分子,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學術領域展露風采。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