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變“煩心卡” 律師表示:適度理性消費,依法及時維權

2022-04-25 13:43:44    來源:湘潭在線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錦

“會員卡充值越多,折扣力度越大”“預存費用首單免費”……為了招攬顧客,不少商家會推出會員服務,預付式消費方式已涉及衣食住行等多行業。雖然消費者比較青睞這種消費模式,但因店家跑路、項目變更而引起的消費糾紛常有發生。近日,家住湘潭經開區翰林居的嚴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店家“消失”,充值卡變“廢卡”

“我在老家待了幾個月,回來發現店家消失了!”嚴先生告訴我們,去年上半年,小區旁邊開了一家新洗車店,并推出了充值滿300前三次洗車免費的促銷活動。嚴先生覺得店內的洗車設備不錯,離家也近,本著洗車是剛需的心理充值了500元,辦了一張洗車卡。

前段時間,嚴先生去洗車店洗車時,發現洗車店大門緊閉,門店的招牌也已拆除,詢問周邊的商戶才知道,洗車店早在一個月以前就停止營業了。“商家撤店的時候也沒有通知我,我總共就去了不到十次,前三次還是贈送的,卡里還剩二百多元,我找誰負責?”嚴先生無奈地說。

充值卡成“廢卡”,這樣的遭遇不止嚴先生經歷過。理發、餐飲、健身等領域成為市民預付消費被騙的“重災區”,時常出現“充卡容易退費難”。

市民張女士2020年在湘潭經開區湘潭保稅中心商場充值會員卡4000余元,近期前往該商場消費時發現該商場已停業且市民未收到任何停業通知,最后經過相關部門的組織調解,保稅中心商場同意張女士購置等價商品,但無法退還余款。“明明是自己的錢,現在怎么使用卻要受制于人,想想就生氣。”張女士說。

預付消費受“追捧”,維權追償成難題

隨著許多商家推出預付消費,這種提前消費方式在人們生活中已司空見慣。業內人士分析,從商業實踐上來看,通過辦理會員卡或者打折卡,吸引消費者充值,可以讓經營者快速回籠資金和鎖定客戶源,這也是商家為何熱衷推銷預付卡的原因。此外,預付卡消費也與消費者“折扣多、優惠多”的需求一拍即合,預付卡在一定行業領域起到誘導消費的作用。

但是部分商家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打著優惠的幌子吸引消費者辦理預付卡,向消費者發售各種消費卡,有的不良商家則趁機設置陷阱,牟取不義之財。加之不少市民維權意識不強,認為金額數目不大就不了了之,寧愿“啞巴吃黃連”,而在處理預付式消費糾紛的過程中,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能存在一定的交叉,這給市民維權造成了一些難度。如今在不少辦過卡的市民看來,預付卡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煩心卡”。

理性消費、依法維權,守護好“錢袋子”

湖南人和人(湘潭)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彩虹介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三條規定;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另外,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2016修正)》第二十二條規定:發卡企業終止兌付未到期單用途卡的,發卡企業和售卡企業應向持卡人提供免費退卡服務,即店家應當退還消費者預付消費卡內未消費的余額。

陳彩虹提醒廣大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要慎重,要選擇大型且有信譽的商家辦理。在保持理性、適度消費的同時,消費者也要保存證據,一旦出現問題有利于及時維權。消費者應妥善保管好預付費消費的合同、預付款憑據。如果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支付,應核對收款商家和合同相對方的身份是否一致,保存好支付界面截圖。與商家發生糾紛后,消費者要第一時間通過“12345”“12315”等熱線電話盡早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反映問題,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