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州環境質量“成績單”公布

2022-03-16 17:18:37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3月16日,《2021年廣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在市生態環境局網站上公布,其中透露,在經濟穩健復蘇、氣象條件不利、降水同比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成果不斷鞏固。

白云石井、荔灣西村、番禺大石空氣質量較差

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提升。2021年,廣州環境空氣質量繼續全面達標,其中,PM2.5年平均濃度24微克/立方米,連續五年穩定在較低濃度水平,繼續在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臭氧第90百分位濃度為16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程度名列全省前列。PM10、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三項指標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52個監測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表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的區分別是:從化、增城、花都;后三位為荔灣、白云、越秀區。2021年,全市52個監測點中(不含對照點和路邊站),從化良口、增城派潭、增城荔城、花都梯面、增城中新等測點空氣質量較好,白云石井、荔灣西村、番禺大石、黃埔大沙地、公園前等測點空氣質量較差。

2021年各區空氣質量排名

2021年,廣州市降水pH值為6.02,比2020年上升0.26個pH單位,酸雨頻率為0.8%,比2020年下降9.5個百分點,同比降水質量明顯改善。2013-2021年,降水pH值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2021年較2020年略微上升;2014年較2013年酸雨頻率有所上升,2014年后總體呈下降趨勢,酸雨污染持續減輕。2021年降水pH值比2013年上升0.68個pH單位,酸雨頻率比2013年下降22.9個百分點。

2013-2021年廣州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情況

增城、南沙、從化水質指數排名前三

水環境質量穩步向好。2021年,16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到考核要求,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81.3%,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保持為0。10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穩定達標。8條入海河流斷面水質均為優良,近岸海域水質穩中趨好,海洋沉積物質量和浮游生物多樣性水平總體保持穩定。2021年,各區地表水環境水質指數排名前三位為增城、南沙、從化,后三位為白云、天河、越秀。其中黃埔、越秀和海珠等3個區水環境質量同比有所改善。

2021年各區水環境質量排名

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通過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摸清了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潛在的環境風險;受污染耕地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雙90%”目標。

聲環境質量總體平穩。2021年,功能區聲環境晝、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55.6分貝和49.5分貝,晝、夜間監測總點次達標率分別為96.3%和87.5%,夜間達標率連續達到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要求。

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線一單”成果編制

與此同時,去年廣州完成“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終期評估,編制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系統籌劃未來五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線一單”成果編制并發布《廣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將全市劃分為253個環境管控單元,明確環境準入要求。推動廣州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聲環境功能區區劃、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等納入市“多規合一”平臺,提高生態環境參與宏觀決策的能力。

美麗廣州

開展全市二氧化碳排放形勢分析和碳排放形勢測算研究,完成2019和2020年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和省碳市場新增行業工作,廣州企業連續8年(2013-2020年度)100%完成碳配額履約。繼續推進碳普惠制試點,在廣州碳普惠平臺上線步行獲取碳幣功能模塊和碳中和小程序,向省備案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項目17個。積極協助南沙區申報國家首批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推薦申報省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20家,狀元谷綠色低碳園區入選生態環境部2021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環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