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急診手術患者4小時出報告,愿檢盡檢等人群當天采樣、當天檢測、當天報告!2月28日,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醫療集團方艙實驗室正式啟用,按照“十合一”混采模式,每日可完成10萬人份的檢測,番禺區新冠核酸檢測能力再度得到了提升。
24小時運轉
日檢測能力可達1萬管
近期全國多地疫情散發,提升本地區核酸檢測效率與容量至關重要。為更好滿足群眾核酸檢測需求,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及速度,在番禺中心醫院黨委統一部署下,該醫院多部門、多科室聯合協作,歷時近1個月完成了新冠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的論證、選址評估、落地、儀器安裝調試、送檢流程梳理、實操演練、人員培訓等工作,該實驗室2022年2月20日順利通過廣東省臨檢中心驗收,2月28日正式啟用。
方艙實驗室配備完整的新冠核酸檢測儀器,核酸檢測實驗員“足不出艙”就可完成新冠核酸檢測全流程,可實現24小時運轉,日檢測能力可達到1萬管,按照“十合一”混采模式計算,預計每日可完成10萬人份,能夠滿足大規模、應急核酸篩查需求。
發熱門診、急診手術患者4小時可出報告
方艙實驗室選址在番禺區中心醫院緊挨發熱門診和負壓病房的感染樓旁。啟用后,可以實現發熱門診、急診手術患者4小時出報告,有效縮短發熱門診核酸樣本流轉距離減少流轉時間;提高發熱患者核酸檢測篩查速度,減少發熱患者等待時間;同時核酸樣本送檢流程更加規范,為疫情防控筑牢屏障。對于普通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重點人群等應檢盡檢人群,以及愿檢盡檢等人群可實現當天采樣、當天檢測、當天報告。
方艙實驗室嚴格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設計建造,采取一個主艙、一個生活副艙和一個醫療垃圾暫存副艙三倉并列布局形式。
主艙是方艙實驗室的核心部分,從外觀看,長17米,寬4米,高4米,形似一個貨柜集裝箱,占地面積約為68平方米;走進內部,發現其實一點都不簡單,設備間、試劑準備間、標本制備間、擴增分析間、高壓消毒間五個功能區域一應俱全,而且各區域通過不同壓差來控制氣流流向,防止各區域間空氣交叉污染。
最大可能杜絕交叉感染發生
“方艙實驗室可實現人流、物流、樣本獨立運行,利用單向連接窗進行規范操作,配備全新風空調系統、高效過濾排風系統、污水處理系統、艙內實時監控系統和集成中控系統等,以確保實驗室內部和周邊環境的生物安全,最大可能杜絕交叉感染發生。”該醫院檢驗科主任郭仲輝進一步介紹。
為保障方艙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和生物安全,該院檢驗科聯合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所有進入方艙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二級防護穿脫流程、手衛生、防止氣溶膠產生、醫療廢物處理等現場專項培訓及考核,堅決不讓考核不過關的人員上崗。除了開展現場操作培訓考核外,檢驗科還制定了輪崗實訓及定期演練計劃,以確保全部隊員擁有過硬工作能力及素質,保障新冠核酸檢測工作安全、有效進行。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懷宇
【通訊員】羅文峰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