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大疫三年,迎來春暖花開
(資料圖片)
網紅私房菜“老細屋里”絕地逢生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2月9日,立春后的湘潭春雨綿綿,天氣陰冷潮濕。不怎么好的天氣條件,大大降低了人們外出用餐的意愿。
在岳塘區霞城街道霞城村的一條偏僻的巷弄子里,一家古香古色的“老細屋里私房菜館”卻客流如潮。
“請幫我們點一桌菜,要多點。”中午12時左右,一行4人步入菜館,滿口的外地音。原來,這4位食客來自上海,在長沙游玩時刷抖音找到了“老細屋里”,便不顧春寒料峭驅車來吃正宗的“湘潭味”。
大疫三年,餐飲行業是受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很多從業者都在生死邊緣苦苦煎熬著。活下去,是所有餐飲行業最低的要求。
然而,“老細屋里”這三年不但活得好,而且還活得挺“滋潤”的。大疫三年如何絕地逢生?“老細屋里”的80后滿哥羅磊自有破局之招。
解放思想就是生產力
思想的禁錮是人生最大的牢籠。
用羅磊自己的話說,“才開飯店時,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1985年出生的羅磊是土生土長的湘潭人。讀書不多的他,在15歲時就外出謀生。
羅磊說,在村里,像他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如果不繼續讀書,一般面臨三個選擇:當水電工、廚師或者學理發。“總得學門手藝吧,不然無法謀生。”許多人選擇去當水電工或者理發,因為來錢快,兩到三個月就能上手,而學廚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出師。羅磊自小愛做飯,所以選擇做個廚子。
在廚房打雜了3年多,2003年,經朋友介紹羅磊來到湘潭縣中路鋪一飯店炒菜。當時羅磊還有些猶豫,他從農村進入城市,再回去,心里過不去,但人總是要吃飯的。
沒想到,小鎮有小的好處,鎮上人看外面的東西都覺得稀奇、高檔。羅磊做一道基圍蝦,包上錫紙上桌,一下就火了。店老板為此賺了不少錢,還把鋪面買了下來,給羅磊提了工資。
羅磊介紹,店老板很信任他,他一個人負責3個灶臺,一天下來忙得直不起腰。
“在中路鋪,我還收獲了愛情,這是最大的收獲。”羅磊說,當時老婆在隔壁的茶樓當服務員,一來二去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2008年,羅磊想到了在自己家里開店,“我能幫老板賺錢,不如自己開店當老板啊”。
“打工和當老板,原來真不是一回事。”羅磊說,當時是自己一家人經營飯店,舍不得花錢請人,飯店也沒有裝修,最終因為經營不善倒閉。
人的思想一旦被束縛就很難有突破,行動來源于思想,你認為自己做不到,行動就會停滯。不甘失敗的羅磊,又踏上拜師學藝的道路。
徐州、豐城、彭水、郴州、萍鄉、樟樹……邁開學習的步伐后,羅磊先后到各個城市學習廚藝。
2016年,羅磊帶著妻子回到老家,再次開起了餐館。為了能幫助丈夫完成餐飲事業的夢想,妻子趙靜也特意學習了餐飲管理。
打開思想的牢籠,才能找到奮斗的方向。
羅磊算是湘潭最早玩抖音的一批廚師,現在擁有72.5萬粉絲。2018年,羅磊偶然在飯店的抖音平臺發布了一條“冬筍炒臘肉”的作品,一下收獲了上十萬的瀏覽量和幾萬的點贊,這一“無心之舉”激發了他的興趣。
流量帶來的不僅僅是心理的滿足感,還有接踵而至的“驚喜”。后來,羅磊陸續接到來自全國各地打來的電話,希望能拜師學藝,或者過來打卡吃正宗湘潭菜。
沒了“小農思想”的束縛,羅磊的思維也被徹底打開。慢慢地,“老細屋里私房菜館”成了網紅餐館,生意越來越好。
玩轉抖音也是生產力
創業如闖關,關關難過。
2019年年底,羅磊借款三四十萬元重新裝修了老屋店面,準備當年春節期間大干一場。裝修后的農家小庭院,有點南方小橋流水的味道,同時也透著古香古色。
可天不遂人愿。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得羅磊有點措手不及。
“采購各種食材,最后都低于市場價處理了。”羅磊說,那年春節,是飯店經歷的至暗時刻。
困則思變,變則育新機。
羅磊說,民以食為天,吃是人們的剛性需求,疫情當下,人們吃飯的需求仍然存在,但吃的形式發生了變化。
羅磊思索,大疫當前,飯店如何自救?“線上引流”仍是關鍵。
意識到這一點后,羅磊開始把“拍視頻”當成日常工作,每天在抖音上教網友做菜。
拍攝設備從最開始的手機升級到單反相機,羅磊也通過網絡不斷練習剪輯技術,讓視頻更加精美,視頻里的美食更加吸引人。
有了流量加持,盡管自家餐館地理位置較偏,生意卻越來越紅火。
疫情期間,來得最多的是各地的廚師和美食愛好者。羅磊說,在與全國各地的同行交流學藝的過程中,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互相分享好的食材和廚藝心得,再結合當地的飲食習慣,造出了許多特色菜。
這幾年疫情反復,不少實體餐飲店的經營舉步維艱,而羅磊的飯店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羅磊說,玩轉抖音讓他挺過了“疫情大考”。
現代管理亦是生產力
疫情期間,不少飯店關門謝客。但羅磊卻逆流而行,2022年,“老細屋里私房菜館”在長沙開了家分店。
長沙分店的選點同樣偏僻,但網絡的力量很強大,有不少人愿意開車遠離長沙主城區去網紅餐館打卡。
羅磊的“湘潭菜”從此走入了網紅城市大長沙,月營業額達上百萬元。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如何穩住現有的團隊,讓“湘潭菜”走出湘潭,走向全國?羅磊仍沒停止思考,他在謀劃布局“老細屋里私房菜館”更長遠的路。
為保障飯店的原生態食材,羅磊在中路鋪設立了基地,專門收購當地的雞腸辣椒,還建了生豬養殖場,自制浸辣椒、紅醬、臘肉等傳統手工菜。
為保持團隊穩定,羅磊讓大廚等重要崗位員工持有股份,大大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同時,他還計劃給普通員工購買養老保險,讓跟著他一起奮斗的員工有歸屬感。
“不能把顧客當顧客,要把顧客當家人。”羅磊說,心里抱著這個想法,還怕菜洗不好、炒不香嗎!
今年春節期間,久違的煙火氣是真的回來了。羅磊說,“湘潭店最多的一天接待了500多人,出現了排位等座的情況。從事餐飲業15年,從沒見過像今年這么火爆的場面。”
“玩網紅長沙,吃湘潭味道。”羅磊表示,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一桌湘潭飯”,推薦好湘潭本地沙子嶺豬、龍牌醬油、湘潭紅醬等農特產品,把“湘潭菜”打造成偉人故里的一張新名片。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