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底,雨湖警方發布反詐警示,近期冒充熟人的電詐套路“卷土重來”,希望市民加強防范。
雨湖區反電詐中心透露,近一周高發的電詐類型依然是刷單返利,占比40%,但一個新情況引起了警方重視——此前已較少發案的冒充熟人詐騙類型的手段,再次出現,并已有市民上當。民警介紹,10月18日,市民A接到一個自稱為“十一中老師”的電話,表示要在A經營的店內訂購一批貨物。A想起自己確實曾經和該校一位老師有過幾次交道,便將對方當成了自己熟悉的那位老師。A添加了對方的微信,雙方協商訂貨事宜后,對方提出添加另一個微信。“對方用一個新微信號跟我說,他跟合伙人有矛盾,不想與合伙人有直接金錢往來,希望A幫忙轉一筆賬。”“老師”的對話框中很快就有了一張給A銀行卡轉賬記錄的截圖,A信以為真,將這筆款項按照對方指示匯入一個指定銀行卡中。直到他去查詢銀行卡余額,才發現所謂的轉賬僅為造假的圖片,而他轉賬給指定銀行的數萬元已經被轉走。目前,警方已介入案件調查。
和以往“猜猜我是誰”為主要作案手段的冒充熟人類電詐犯罪不同,A遭遇的可以說是升級版,其犯罪“外衣”是冒充熟人,但其最終目的還是轉賬匯款等。因此民警提醒,冒充熟人類詐騙又來了,市民應多加防范。首先在添加微信等社交媒體好友時要謹慎,對于突然而來的親友驗證申請,一定要使用原有聯系方式聯系確認,“聲稱原有電話或者微信無法使用了,這種說辭就要格外提防了。”民警介紹,除不輕信外,不輕易匯款也很重要,通過非面對面形式要求大額匯款時,都請先通過其他能驗證身份真實性的方法確認是否為本人,如對方以“不方便通話”“情況緊急”等理由予以回避,則應提高警惕,切勿輕易礙于人情而盲目相信對方,不經核實就向對方匯款。而若不慎被詐騙,請第一時間將不法分子即時通信工具賬號信息、群內聊天內容以及轉賬匯款憑證保留,并馬上報警。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