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養生推薦:眼部按摩6大穴位 讓眼睛舒服起來

2022-11-01 08:43:16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隨著秋天的到來,不少市民都出現眼干、容易流淚的情況。特別秋天是干眼的高發季節,眼睛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所以在秋燥的環境下,干眼的情況就會加重。眼睛紅、癢、有異物感、看東西模糊,都是干眼的表現。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緩解干眼癥呢?

按摩6大穴位緩解眼部問題

1、攢竹穴:

取穴方法:該穴位于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取穴時應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攢竹穴位于人體的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主治:頭痛,口眼歪斜,目視不明,流淚,目赤腫痛,眼瞼(目閏)動,眉棱骨痛,眼瞼下垂。迎風流淚(俗稱漏風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勞、眼部常見疾病、假性近視等。在學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節就是指壓按摩此穴,可見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2、睛明穴:

取穴方法:人體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主治: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迎風流淚、偏頭痛、降低眼壓、消除疲勞。

3、魚腰穴: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臥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鎮驚安神,疏風通絡,改善疲勞與頭痛。

4、絲竹空穴:

取穴方法:在眉梢凹陷處。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主治:明目止痛。

5、瞳子膠穴:

取穴方法:瞳子膠穴在眼角外側約一指幅的凹陷處。

主治:改善眼周循環,消除疲勞,延緩眼瞼皮膚下垂。

老中醫養生推薦:眼部按摩 絕不可錯過6大穴位(圖)

6、承泣穴:

取穴方法:人體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定位此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臥的姿勢。

主治:散風清熱,改善眼睛紅痛,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目閏)動,口眼歪斜。此穴是穴道療法中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中醫按摩小動作讓眼睛舒服起來

1、摩掌熨目

兩手掌互相摩擦,搓熱以后將兩手掌心分別放在左右眼睛,輕輕按壓,使摩擦產生的溫熱感傳遞到眼睛。這種方法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操作后眼睛感覺很舒服,并且有安神定志、促進睡眠的作用。

2、環揉太陽穴

太陽穴位于顳部,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時,兩手攥成拳狀,兩拇指翹起,用拇指指尖按在太陽穴環揉。注意每次3分鐘即可。

3、輪刮眼眶

人的眼眶周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上眼眶的攢竹、魚腰、絲竹空,下眼眶的承泣、瞳子髎等,適當刺激這些穴位,對眼部疾病治療、眼睛保健都很有好處。這一步可以和上一步結合進行。也就是說,拇指環揉太陽之后,還放在凹陷處固定不動,然后用屈曲的兩個食指的側面,刮上下眼眶,方向是從內眼角向外眼角。一般輪刮50次即可。

其實按摩眼睛只限于眼睛周圍的穴位,對眼球的按摩要謹慎,要閉目輕柔地按摩,否則只會損傷眼球。

提醒大家:眼藥水盡量少點,眼睛累了要多休息,平時看電腦、手機一小時要休息10分鐘,多眨眼、轉動眼球,花5分鐘做做眼部保健按摩操。吃得要清淡,多吃胡蘿卜等新鮮蔬菜、水果及核桃、芝麻等干果類食品。每天敷眼兩次,早上用涼毛巾,晚上用熱毛巾。多做運動,郊游等戶外活動對緩解眼睛疲勞非常有益。如果眼睛持續干澀不適應該去醫院診治。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