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區的定義與應對策略
大家都知道,當國家發生疫情或重大緊急衛生事件時,根據當前疫情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態勢,綜合考慮新增和累計確診病例數等因素,以縣市區為單位,劃分為低風險區、中風險區、高風險區。在風險區的定義中,高風險區一般指累計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地區。中風險區指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不超過50例,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未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區。低風險區指無確診病例或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地區。
在應對策略方面,高風險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根據疫情動態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風險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盡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低風險區實施“嚴防輸入、統籌兼顧”策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區別
為了及早發現管控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效遏制疫情在社區擴散和蔓延,將疫情對人民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范圍,對于發生疫情的地區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的高低,將城市社區和農村行政防控村精準劃分為三個區域: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實行分類管理。
1. 封控(閉)區定義:主要是劃定的中、高風險區及陽性個案的發現點、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周邊區域。
管控措施: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居住人員賦予黃碼,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安排24小時巡邏值守,防止人員外出流動,做到足不出戶、車不出區,所需生活物資送貨上門。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須經社區出具證明并做好審核登記,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實行閉環管理。封控區全體人員“只進不出、嚴禁聚集”,封控的第1、4、7天分別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
2. 管控區定義:主要是陽性個案的密接、次密接及共同暴露高風險人群的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周邊區域。
管控措施: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等防控措施。管控區原則上居家(參加統一核酸篩查除外),每戶每2天可安排1人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劃區域、分時段、限人員到社區指定地點購買生活物資。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的人員,由社區出具證明并做好審核登記。所有出入人員落實查證、驗碼、測溫、登記及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居家時也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做好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除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外,其他密閉公共場所全部關閉。
3. 防范區定義:指封閉區、管控區以外可能暴露的重點人群的活動區域。以三區的劃分,形成差別化的圈層管理。
管控措施:防范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從嚴落實進入室內公共場所預約錯峰、測溫、掃碼、戴口罩等措施,劃定購物區域,限制購物時間,實行錯峰出門。防范區內,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限制客流,餐飲場所禁止堂食,其他娛樂密閉場所暫停營業。
出行政策
已公布的封控、管控、防范區內人員,非特殊需要,未經市、區(縣)疫情防控部門批準的不得離開當地。市內其他區域居民非必要不離當地、不出本省。
教育教學防控
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內的中小學、幼兒園全部停課,并嚴格按照屬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啟動線上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復課具體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不在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內的中小學、幼兒園,按照屬地要求,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內的高校和中職中專院校,一律實行封閉管理,并做好留校人員在校學習和生活等相關工作。不在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內院校,按照屬地要求,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所有校外培訓機構一律停止線下教學工作。
管理機制
管控區和防范區如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則升級為封閉區管理。封閉區14天內沒有新增感染者,則解除封閉管理;管控區7天內如沒有新增感染者則解除管控,轉為防范區管理7天。防范區如7天內無新增感染者,則解除防范區管理。形成管理閉環機制,確保低風險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確保人流、物流有序流動。
延伸問題
在防范區上班,在別的區居住,能去上班嗎?
封控區、管控區內居民無特殊原因不得離開封控管控區域,可采取線上形式辦公。
防范區內居民倡導居家線上辦公,確需出門上班的,在本區域內工作的可以“點對點”出行,到防范區以外工作的,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通行。
在防范區上班,在別區居住的市民,進入防范區不需要證明,但是出防范區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通行。上班途經防范區的,健康碼不會變化。
如何查詢全國各地風險等級?
1.通過中國政府網 (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查詢
2.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查詢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