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閉幕了。
閉幕式現場,代表團旗幟入場。河北日報記者賈恒、李東宇攝
降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奏國際殘奧委會會歌。全新編排的國際殘奧委會會歌,由肢體殘疾人樂手用大提琴深情奏響。河北日報記者賈恒、李東宇攝
閉幕式現場,冬殘奧會主火炬熄滅后。河北日報記者賈恒、李東宇攝
本屆冬殘奧會上,中國代表團以
18金20銀23銅的佳績,
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
有人說,
奧運會選拔最強健的體魄,
殘奧會挑選最不屈的靈魂。
9天里,
在北京、延慶、張家口的賽場上,
我們被一個個動人瞬間接連破防。
↓↓↓
原來,沒有雙臂也能“擁抱”世界
3月6日,孫鴻勝在殘奧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站姿)比賽中。
孫鴻勝,
本屆冬殘奧會高山滑雪項目中
唯一沒有雙臂的運動員。
為了練平衡,
他用雙腳站在瑜伽球上找感覺;
克服沒有雙臂的不適,
教練用一兩公斤重的球在他肩膀上敲打,
模擬比賽中身體觸碰旗門。
滑下陡峭的賽道,開啟新的旅程。
當他站在起點俯瞰群山,
世界就在他的“懷中”。
原來,為夢想出發什么時候都不晚
3月7日,琳達·勒邦在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女子全能視障組的比賽中獲得第5名。
3月7日,在北京冬殘奧會
高山滑雪女子全能視障組的比賽中,
當琳達·勒邦在引導員帶領下,
以矯健的身姿從山頂沖下雪道,
或許沒人想到,
這位比利時選手已經57歲了。
20歲起參與高山滑雪項目,
年近50卻診斷出患有視覺障礙,
大概15個月前,才在引導員帶領下
訓練視障高山滑雪項目,
首次參加冬殘奧會就取得了第5名。
“賽道確實很難,但我非常享受比賽。”
琳達·勒邦讓我們明白,
只要心中有夢,就勇敢追吧!
原來,熱愛是“治愈”傷痛最好的藥
2010年3月15日,加拿大選手布賴恩·麥基弗(右)和他的兄弟兼向導羅賓在2010年冬殘奧會男子20公里越野視力障礙比賽中。
在北京冬殘奧會
殘奧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
(傳統技術-視障)比賽中,
42歲加拿大選手布賴恩·麥基弗奪冠,
收獲個人生涯第14塊冬殘奧會金牌。
長期訓練和參賽,傷病再所難免。
2008年,肋骨骨折;
2009年,左肱骨骨折;
2010-2011賽季,
鼻竇炎和肺炎一直困擾著他;
2017年,脊椎受傷……
他還有一個“小目標”:
追平冬殘奧會歷史男子第一人
16金的紀錄。
“希望接下來能繼續擁有高光時刻,
若不能,我也欣然受之,
這就是體育競賽的美與痛。”
原來,信任的“純度”可以100%
在3月6日進行的北京冬殘奧會女子超級大回轉視障組比賽中,朱大慶、閆寒寒獲得銅牌。
32歲的朱大慶來自邯鄲,
從小患有嚴重眼疾,
可見視力僅有10厘米。
作為視障選手,
從事高山滑雪這么危險的項目,
沒有領滑員的幫助不可能完成。
閆寒寒就是她的領滑員。
比賽時,速度是快是慢,
轉彎角度多大多小,
都要通過耳麥及時傳遞給朱大慶。
3年多的相處,讓兩人建立起了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誼。
“賽場上,我們就像‘一個人’,
誰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原來,河北有這么多“榮耀時刻”
在北京冬殘奧會冰球銅牌爭奪賽中,首次參加冬殘奧會的中國隊以4:0擊敗韓國隊,創造了歷史。
本屆冬殘奧會,
設有6個大項78個小項的比賽。
中國代表團96名運動員,
參加了全部比賽。
從第一個比賽日開始,
網友們就紛紛感嘆,
“中國隊,牛!”
“祝賀竟然追不上奪牌的速度。”
這當中,
34名河北籍運動員,
貢獻了10金15銀12銅,
實力不容小覷。
看,這是我們的“榮耀時刻”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
“我能”比“我贏”更重要,
只要自信、拼搏、堅持,
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無限可能!
今天,我們不斷刷新歷史。
在男子障礙追逐UL級比賽半決賽中,
紀立家、朱永鋼、王鵬耀和張義琦
包攬晉級大決賽的所有名額,
為中國隊提前鎖定全部獎牌,
成為本屆冬殘奧會上的“名場面”。
今天,我們大方向世界“say hi”
麻花辮、桃心雙馬尾、滿頭小辮……
本屆冬殘奧會上,
張夢秋5次登上領獎臺,
換了5個不同的發型,
讓世界一下記住了
這個又厲害又可愛的河北姑娘。
今天,我們守護每一份溫情。
3月9日晚,在張家口頒獎廣場,
獲得視障組冠軍的
奧地利運動員卡麗娜·埃德林格
和引導員一同登臺。
此外,埃德林格的導盲犬萊利,
也陪主人走上最高領獎臺。
在合影環節,
埃德林格特意將萊利高高抱起,
讓它也感受到冠軍的榮耀。
每一個昨天,都是今天的起跑線。
冬殘奧選手們用心燃起的火炬,
將鼓勵所有人,
與時間比賽,與困難較量。
勇敢去追、去拼、去奮斗吧,
每一粒夢想的種子,
終會開出燦爛的花。
(綜合自新華社、人民日報、北京日報、河北日報等 編輯 / 高薇、侯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