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研成果不能“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里

2021-07-14 08:24:35    來源:大河網    

如何保證小麥優質高產?怎樣才能培育出籽粒更大更飽滿的玉米品種?河南廣袤的農田上,長年奔走著一群人。他們來自河南農業大學“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了解開大地豐收的“密碼”而忙碌。

“優化科技創新環境需要‘真金白銀’。近年來,在中央和省級科研專項資金持續支持下,我們的科研基礎條件不斷改善,有效增強了自主創新成果源頭供給。”實驗室主任湯繼華說。去年實驗室承擔了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專項項目,獲得181萬元資金投入“耐高溫宜機收玉米新品種創制應用”研究,目前已取得可喜突破。

“2020年,我省把組織實施好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作為優化我省科技創新環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充分發揮引導資金帶動作用,引導科技創新發展“多點開花”,使河南省受到了國務院督查激勵,名列全國科技創新實踐受表彰的4個省份之一。

科技創新呼喚人才。為了吸引省內外青年人才留下來安心創業,省財政廳積極落實國家科技改革與發展重大政策,推動建立高校、院所青年科研人員穩定支持機制,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

科研成果不能“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里。為了促使其走向生產線,我省通過引導資金積極支持各類科研平臺建設。“我院利用平臺信息優勢,幫助全校科研人員充分了解企業需求,在去年以技術許可方式轉化了50項科技成果,是上一年的5倍。”鄭州輕工業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忠厚介紹。

支持47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改善科研基礎條件,幫助36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提升科技成果推廣和服務水平……善用資金“活水”,引動創新“激流”,這一系列舉措有力促進了我省技術轉移轉化“量質齊升”。

據了解,2020年中央引導資金累計投入我省6950萬元。省科技廳、省財政廳不斷加強引導資金管理,深化項目精準服務,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帶動引導全社會投入資金7.2億元,在創新鏈和產業鏈之間架起“虹橋”,全年共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37.77億元,一大批高水平技術成果涌現,為各類企業的產品研發、質量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力支撐。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