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8月11日上午,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在宿遷花鳥市場院內,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犯罪案件,新沂男子王某因網購22.1萬株野生春蘭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此前,王某已自愿繳納人民幣70000元生態環境修復費用。據悉,這是江蘇首例涉蘭花的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
庭審在花鳥市場內進行
男子網購22.1萬株野生春蘭
(相關資料圖)
新沂男子王某看到身邊人在網上做生意掙到錢,便通過直播平臺購買蘭花囤養準備銷售,沒成想野生春蘭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不但錢沒掙到還犯了法。
湖北恩施州山上野生春蘭
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3月26日間,王某為牟取利益,在明知野生春蘭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情況下,仍以每株0.25元的價格,通過郵寄方式,從馮某、姚某、陳某(均另案處理)處非法收購野生春蘭221000株。上述野生春蘭部分因養殖不善枯死,部分在案發后被王某丟棄。
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王某所購野生蘭草為蘭科(Orchidacese)蘭屬(Cymbidium)植物,屬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中的二級保護植物。
2022年9月8日,王某被公安機關刑事傳喚到案,并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2023年4月3日,王某自愿繳納人民幣70000元生態環境修復費用。
主審法官在恩施州山上了解查看野生春蘭的生長情況
庭前,該案法官實地到上游案犯地進行調查,組織召開座談會、走訪專家,了解蘭花在野外的生長狀況,熟悉蘭花的生長規律,并對涉案的70000元生態修復金使用達成意向。
審理中,王某自愿認罪認罰并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悔過。王某說,自己以前打工,一個月能掙幾千元,后來從網上看到有人販賣野生蘭花很賺錢,自己也動了心。“還是文化程度低,不懂法。”王某在庭審現場悔恨地說。
結合王某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并且綜合考慮王某自愿繳納生態環境修復費用,鑒于王某犯罪后有悔罪表現,其所在社區愿意接受其為社區矯正對象,宣告緩刑對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法庭遂依法作出如上判決。
專家:野生蘭花沒有經過馴化,養護不到位容易導致死亡
庭審現場,法庭邀請南京警察學院副教授南程慧作為專家輔助人出庭,對蘭花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區域分布等進行闡明。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市工作人員以及環保組織和群眾代表旁聽了庭審
南程慧介紹說,野生蘭花作為國家傳統花卉具有資源價值多元性,他與其他植物動物關系十分密切,野生植物采挖破壞原生地環境,也切壞了與其他植物和動物的生物鏈,甚至間接影響其他植物動物和人類生存,因此對整個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大。2021年9月7日,我國將大部分野生蘭花列入保護植物,種類大概有四百多種。
南教授表示,雖然野生春蘭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觀賞植物,但家庭養殖比較困難。目前市場上大部分蘭花是人工培育的,由于野生采蘭花挖掘都是沒有根苗的,采挖時候沒有經過馴化的,如果管護不到位容易死亡,一般人可能了解不到位,比如宿遷不容易野生蘭花生長。養殖起來很困難,需要比較高的技術。
南教授介紹說,雖然人工培育的春蘭和野生春蘭在形態上區別不大,但是可以通過業內經驗判斷,市場上很多商戶知道下山蘭就是野生采挖想,下山蘭售賣時以挪根方式出售。此外,經驗上主要是根據它的根。如果是人工栽培的,根一般是向下長,因為是栽培在容器里面,野生的根比較散。
南教授表示,非法采挖和非法收購野生蘭花,一方面對相關植物動物造成破壞,另外切壞了食物鏈,因為蘭科傳粉比較獨特,它的生長需要昆蟲真菌,“如果肆意采挖,會切斷昆蟲和真菌食物鏈,造成昆蟲真菌的消亡,甚至影響人類長期生存和發展。”
法官說法:非法采挖蘭屬植物造成生態破壞難以修復
野生植物是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具有文化、生態、科學、歷史、美學等價值,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野生植物一旦減少或消失,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
關于涉案蘭屬植物具有如下特征:
蘭屬植物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作高潔典雅的象征,并與“梅、竹、菊”并列,合稱“四君子”。人們基于對蘭屬植物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習性的認識,將蘭花的自然屬性與人的品格、情操進行類比、關聯,形成一種社會普遍認同的觀念,有很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蘭花的文化內涵與我國傳統哲學文化緊密相融,與文學、書法、繪畫等傳統審美文化密切相關。
蘭屬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易受威脅又不可缺失。蘭屬植物對海拔高度、土壤類別等生境要求苛刻,天然繁衍困難,以及部分種類自身的遺傳多樣性貧乏,導致其野生資源瀕危情況十分嚴重。蘭花和真菌、昆蟲以及其他植物關系密切,是熱帶、亞熱帶植物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蘭屬植物呈狹域分布,生境特殊,極易受到外來因素干擾。如果蘭屬植物大量減少或滅絕,必然影響多種授粉昆蟲的生存,導致食物鏈斷裂,其他間接相關的植物、動物都會受到影響,甚至走向滅絕。
非法采挖蘭屬植物造成生態破壞難以修復。因其珍貴的觀賞和藥用價值遭受人為采挖和非法交易,使其種群數量大受影響。非法采挖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修復存在困難。即使蘭屬植物在案發地被扣押,若沒有適合生長的生境也難成活,移種栽植也專業技術。非法采挖嚴重,將破壞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本案中,野生蘭屬植物位于湖北恩施州等地,恩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華中地區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亦是中國蘭屬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本案被告人王某非法收購該區域野生春蘭,引發源頭采挖,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和破壞。
通訊員 朱來寬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高峰
校對 李海慧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