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訊 (通訊員 朱駿芃 邵臻 記者 萬凌云)近日,丹陽的陳女士遭遇了“本金結清欠款”類騙局,險些被騙3600元。好在銀行工作人員反詐敏銳性強、丹陽市公安局導墅派出所民輔警宣防勸阻到位,為陳女士成功保住了3600元。
處警
8月7日中午,導墅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陳女士的求助,稱其剛才去鎮上的農業銀行辦理銀行卡,在隨后辦理轉賬業務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她有可能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因為不確定,謹慎起見,銀行工作人員再三提醒陳女士先去導墅派出所問清楚,再來辦理業務不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導墅派出所輔警鞏濤頓時警覺起來,讓陳女士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闡述一下。
原來,陳女士的支付寶花唄連本帶息已經欠款6800余元,8月4日中午,一名陌生人添加了她的微信,申請時的留言為“現有扶持政策,本金結清欠款,協商請通過微信。”確有還款需求的陳女士,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通過了對方的好友驗證。
添加微信后,對方告訴陳女士,支付寶現在有扶持政策,只需要陳女士出資3600元就能幫助其將花唄欠款還清。同時,并稱“減免名額有限,需盡快申請辦理。”
陳女士隨后詢問自己需要把3600元轉入哪里,對方稱是“花唄對公賬戶”,并給陳女士發來了賬戶名和賬號。見對方提供的賬戶名為“浙江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花唄還款待處理戶”,陳女士愈加相信,但表示自己和家里人都沒有開通網銀,最近腿受傷了休養在家,需要過幾天去銀行辦理相關業務才能轉賬。
對方擔心陳女士還有遲疑,不斷發來語音,除了一再強調“名額有限”外,還提出陳女士可以撥打支付寶官方客服電話95188進行咨詢驗證。
詐騙
當天下午,陳女士撥打了支付寶官方客服電話95188,詢問現在是否有該項扶持政策。支付寶客服回復稱會為陳女士查詢,稍后以短信的形式進行回復。
陳女士表示,第二天,自己并沒有等到支付寶客服的反饋信息,倒確實漏接了兩個陌生來電。而前一天的陌生微信好友又“恰巧”發來語音,表示看到陳女士昨天致電95188的記錄,并“貼心”提醒陳女士轉賬的時候,要在留言里備注“減免”兩個字。
8月7日上午,陳女士來到了鎮上的農業銀行,在正常辦卡并開通網銀業務后。銀行工作人員戴某按照之前培訓過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規范,詢問陳女士為什么要開通網銀。得知陳女士僅僅是為了還花唄錢款,戴某感到奇怪,不明白明明銀行卡綁卡到支付寶上就能進行的操作,陳女士要專程來開通網銀轉賬。
但看到陳女士提供的對方賬戶確實是一個對公賬戶,且名稱看起來讓人一時難辨真假,戴某提出讓陳女士先去導墅派出所詢問,如果沒問題,自己再幫其辦理轉賬業務。
在導墅派出所內,輔警鞏濤查看了陳女士和對方的聊天記錄,并作出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的電信詐騙。騙子事先通過非法手段掌握了你的個人信息,包括你的手機號碼和欠款情況。如果支付寶真有活動,應該是通過支付寶聯系你,而不是通過添加微信的方式來聯系你。”針對陳女士提出的對方是如何知道自己曾經撥打支付寶官方客服電話一事,鞏濤告訴她:“這是詐騙分子的心理戰術,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你有沒有致電95188,只是試探性地詢問。如果有,順理成章,顯得自己真的是支付寶工作人員,你會更加相信他;如果沒有,他也會有話術搪塞過去,他們手上都是有‘詐騙劇本’的。”
為了徹底打消陳女士的顧慮,鞏濤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咨詢了丹陽市局刑警大隊反詐中隊,得到證實:全國范圍內確實已經有人因為轉賬給“浙江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花唄還款待處理戶”而被騙!
“今天真的好在有銀行工作人員和你們派出所的民輔警了,不然就算我今天沒轉錢,他們一直跟我聯系、催促我,我真的會再去轉錢,可能到時候損失的還不止3600元!”接受反詐宣防工作后,陳女士幡然醒悟,表示以后一定會提高警惕。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