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他婉拒了金融機構等單位的邀約,篤行在公安執法一線逐夢法治。如今的他,已成為南京市公安局法制專業人才,他就是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執法管理大隊教導員柳方剛。
“訊問時必須有兩名辦案民警在現場,如果只有一名辦案民警,那就必須中斷訊問,如果我們發現辦案訊問人員有違規情節會立即提醒、現場糾正。”2022年11月29日,在玄武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內,柳方剛邊走邊介紹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玄武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是江蘇省首家“一體化、智能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截至目前,該中心已交出一份安全運行1800多天、審查嫌疑人1.8萬余人、零安全事故的“高分答卷”,先后獲評“全國公安機關建設應用成效突出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改革開放四十年”江蘇公安十大改革舉措、首屆“江蘇最美警察集體”、全省執法辦案中心示范點等諸多榮譽。
圖為柳方剛在工作中
當“法治夢”邂逅“警察夢”,他是這樣選擇的
戴著眼鏡的柳方剛,清華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學歷,第一眼,給記者的感覺就是文質彬彬。他笑著告訴記者,真正進入南京警營的那一天,自己遠沒有現在這么平靜。“當時的心情像坐了過山車,因為第一站是做一名巡警,對于從來沒有任何工作經歷且或許有些自命不凡的我,可謂是當頭一棒,在逃離與堅守之間徘徊,感覺離所學法律越來越遠。有過遲疑,有過彷徨,但是看到穿上警服的自己,揮之不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所以我選擇了堅守。”
9年基層工作中,他曾在接處警、刑偵、法制等多個崗位歷練,從處理第一起警情的緊張不堪到抓獲第一個犯罪嫌疑人的驚心動魄,從審核第一起案件的惴惴不安到參加第一次庭審時的唇槍舌戰,每一步都很踏實、都在積累、都在蓄力。
2016年起,柳方剛調入玄武公安分局法制大隊。身處法制審核一線,柳方剛堅持穩扎穩打,不放棄任何一起疑難復雜案件探討的機會,在為基層辦案單位解決難題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水平。《刑法學》書籍換了一版又一版,《公安民警執法辦案手冊》翻舊了一本又一本。在泛黃的書本里、在每一起案件審核指導中,柳方剛找到了自己實現“法治夢”的舞臺。
“不論是案件審核,還是執法規范化推進,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上級要求與基層實際相結合,解決基層辦案單位的疑難復雜法律問題成為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柳方剛說。
2022年4月26日清晨7時許,玄武公安分局收網了一個在南京某區寫字樓內的養老詐騙犯罪團伙,打響了全市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專項行動的“第一槍”。犯罪團伙通過假冒資深醫師身份等方法,博取老年人信任,以推銷保健的形式對老年群體實施詐騙,讓百余名老年人同時蒙受了經濟損失和精神打擊。
“當時辦案民警義憤填膺,都想盡快將嫌疑人繩之以法。辦案初期,面對眾多團伙成員,如何有效提高民警的辦案效率,成了亟待破解的難題。”柳方剛回憶道。于是,善于用法治智慧和思維解決公安難題的柳方剛,率團隊創新研發了“同步審”辦案機制,探索通過在線方式,實時同步查看筆錄,發現問題、疑點后及時批注,實現了證據資料共享化、證據歸集自動化、辦案指導即時化和法制審核同步化,改變了過去民警辦理團伙案件時“各自為戰”“盲人摸象”的局面,迅速提升了案件偵辦效率。
圖為柳方剛在工作中
當“踐行者”疊加“探索者”,他是這樣行動的
“有時候,群眾追求一份公平正義,比追求一份利益來得更加執著。” 柳方剛說,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讓他對公平正義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作為市公安局首批公職律師、市公安局法律援助團成員和政法網格員,柳方剛經常利用業余時間進網入格,開辦“法律義診”,開展“你,離犯罪有多遠”“非吸案件預防”“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多種主題的法律宣講、普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等常見犯罪的入罪門檻,強化群眾的法治理念,算清違法犯罪成本,提高群眾的守法自覺,同時用心用情解答百姓的涉法困惑、化解街坊鄰里矛盾糾紛。
從法治公安的“踐行者”,到法治改革的“探索者”,柳方剛相信學無止境,因此從未止步。他先后參與建設運行全省首家“一體化、智能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編寫分局執法辦案寶典,研發所隊執法監督系統等創新品牌項目,獲得上級公安部門表彰。
“我想用三個特別來評價柳方剛,那就是業務上特別精湛,抓工作特別細致,落實工作特別有節奏。我們中心除了辦案服務職能外,還有執法監督的職能。他結合分局的執法情況,把民警經常遇到的執法風險點進行了一一梳理,總共梳理出70個風險點,再和執法場所的科技化手段相結合,把傳統的人工判定風險點變成了科技自動化判定,從而更有利于執法監督。”玄武公安分局執法管理大隊大隊長周桂華表示。
通訊員 寧公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梅建明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