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距離農歷新年只有20多天,年關將至,也是電信網絡詐騙較為活躍的時期。雨湖區反電詐中心數據顯示,近期依然以刷單返利類型的案件較為高發,占比一半。這類“老套路”穿上了“新外衣”后更具迷惑性,警方公布兩起典型案例,提醒市民多加防范。
2022年12月13日,市民劉先生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其內容是“悟空投資”的回款。因為此前曾在“悟空投資”軟件里投資過,劉先生沒有多想,根據郵件內容添加了一個陌生的 QQ號為好友。
好友申請通過后,對方告訴劉先生下載一款名為“斯達克”的App,并在其中可以買賣虛擬幣以此返現,“利潤比悟空投資高得多”。
禁不住誘惑的劉先生按照對方指示下載了“斯達克”并進行虛擬幣買賣交易,但很快他購買的虛擬幣就無法提現了,此時指導他下載并交易的人員,則以銀行卡輸入錯誤為由,誘導劉先生繳納認證金等,劉先生的數萬元就此打了水漂。
比起這種投資軟件返現的詐騙手段,另一種冒充金融機構人員聲稱可以返還某筆資金的作案手段更具迷惑性,市民秦小姐就稀里糊涂被這種詐騙騙走了數萬元。2022年12月17日,秦小姐接到一自稱是中國銀監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秦小姐的支付寶花唄是用學生證注冊的,秦小姐已年過而立,自然予以否認。對方表示,若不及時更改成人注冊,會影響征信記錄,同時影響支付寶余額的使用。
而要修改注冊身份,則需要先將支付寶中的余額全部匯入指定賬戶也才能解鎖下一步操作,將凍結資金原路返還。秦小姐信以為真,按照指示轉賬,當她等待錢款回來時,對方就多次以操作失誤拖延,最終把秦小姐拉黑。
反詐民警介紹,投資款或其他款項能“退回”“返現”“清退”等說辭,基本都是假的,市民千萬莫上當。此類詐騙,詐騙分子會選取曾經在某些投資理財平臺上投資過,但投資款未能贖回的受害者,或者正使用某些正規金融平臺的用戶。騙子利用受害人急于拿回款的心理,在掌握了相關信息后,以清退投資款或是款項返現為由,通過偽造的聊天和回單截圖,進行精準詐騙。這類型的詐騙并不難防范,“還是回歸到反電詐的‘三不’原則——不點擊陌生鏈接,不掃描陌生二維碼,不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真正做到這些就很難別騙了?!泵窬f。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