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5號線取消駕駛室 乘客扎堆車頭拍照

2021-12-27 10:59:18    來源:湖北日報    

“5號線武漢站東廣場站至中醫藥大學站各站開通運營,正式發車!”12月26日9時56分,隨著武漢軌道交通線網運營指揮調度中心5號線值班主任汪訓強發布行車命令,地鐵調度員張麒輕點鼠標按鍵,5號線全線列車門、站臺門自動關閉,列車緩緩駛出車站。

與此同時,6號線二期、16號線(漢南線)同步開通初期運營。至此,武漢軌道交通線網線路增至11條,運營站點282座,運營總里程達到435公里。據武漢地鐵集團介紹,這一數據位居全國第五、世界前十,“武漢已正式邁入世界級‘地鐵城市’的全新序列!”

炫酷:5號線取消駕駛室 乘客扎堆車頭拍照

“車里沒有駕駛室,我們可以到最前面看地鐵穿行隧道的風景了!”上午10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隨66歲的陳志超老人登上開往武漢站東廣場的地鐵列車時,車頭位置早已擠滿了打卡拍照的乘客。

5號線全長35.1公里,是武漢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其車頭取消了傳統駕駛室,改成了敞亮的觀景玻璃。乘客們透過玻璃,一覽列車在隧道中全速飛馳的風景,如同穿梭“時空隧道”。

“我們的列車能夠按計劃指令自動完成遠程喚醒、上電自檢、發車離站、到站開閉車門、無人折返、運營后自動洗車、回庫休眠等全過程。”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主管工程師劉健介紹,5號線列車采用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全自動駕駛技術,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智能化程度高。

5號線沿長江而建,是武漢市江南片區重要的客運走廊,也終結了青山區不通地鐵的歷史。

家住青山區20街的馬慧蘭老人說,“盼星星、盼月亮,青山人民終于盼來了地鐵!”自從女兒在漢口后湖安了家,她就在青山漢口來回跑,幫忙照顧小孩,“以前需要轉乘兩趟公交車,如今別提多方便了。”

剛剛創業的張嘉佳則看中了5號線開通帶來的人流與機遇,提前在楊園鐵四院站D出口處的商業體里開辦了一家賽樂乒乓球館,聘請國家一級運動員擔任教練,面向青少年進行乒乓球教學與訓練。“5號線一開通,我們的目標客群可以從楊園片區擴大到整個武昌、青山乃至漢口濱江片區。”

快速:16號線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

同步開通的地鐵16號線,縱向連通武漢經開區、漢南區多個重點板塊,為中國車谷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

該線路最高時速達到120公里,列車跑完全程33公里僅用時35分鐘,成為武漢“跑得最快”的地鐵線路。

記者駕車從小軍山站開到沌口站,需途經沌口路、江灘特大橋、武監高速、經開大道,全程11公里,耗時14分鐘。而地鐵開通后,兩地距離拉近至9.6公里,乘地鐵僅需6分鐘,節約一半以上時間。

除了快,還有“美”。作為武漢首條沿江地鐵線路,16號線途經3座長江大橋,其中長江軍山沿江區段的高架橋高達31米,相當于10層樓高,列車通過時的沿江美景一覽無余。

同步開通的地鐵6號線二期與一期工程貫通,成為武漢三鎮間又一條過江軌道交通骨干線路。6號線的整體設計理念是“古韻新風綠色地鐵”,車站裝飾設計取中國水墨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精髓,將水墨這一載體,以筆法為主導,將抽象意境轉化為神似的具體形式。

6號線二期特色站——碼頭潭公園站以“潭韻印象”為主題,從碼頭潭文化遺址公園入手,提取明清古建筑造型特征,在其基礎上簡化造型,并加以變化,用現代手法材質體現此地古今的繁榮特質。

振奮:地鐵通車總里程邁入世界前十

武漢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6日開通的3條線路里程達到75公里,有車站42座,創下武漢地鐵建設的歷年之最。同時,地鐵線路首次延伸進入青山區、漢南區,結束了兩區不通地鐵的歷史,也實現武漢市各區全覆蓋。至此,武漢地鐵運營里程達到435公里,車站282座,“武漢軌道交通線網規模進入世界前十。”

同日,武漢地鐵集團還集中開工建設武漢軌道交通新港線一期、5號線二期、16號線二期、12號線連接線工程和軌道交通信息化云平臺項目五大工程,總投資約170億元。至此,武漢在建軌道交通線路達13條、總里程229公里,在建車站116座。

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專家孫小麗介紹,隨著這3條線路的開通,武漢市各城區實現了地鐵全覆蓋,覆蓋全市通勤人口比例約40%。軌道交通將成為市民首選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如今,武漢已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城市軌道交通骨架線網,“主城聯網、軸線放射”的建設目標得以有力推進。

武漢地鐵集團表示,將以3條新線開通和五大項目開工為新的起點,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全面開啟“十四五”建設大幕,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武漢貢獻“地鐵力量”。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