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拉開大幕,廣州四地聯動直播話防疫與出行

2022-01-17 21:05:4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2022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平安有序仍是不變的主題。今年春運情況如何?有何防疫注意事項?交通站場有哪些防疫舉措為出行護航?1月17日,春運首日,“攜手防疫 平安春運”春運廣州進社區暨春運黨旗紅啟動儀式線上直播作出詳細介紹和權威解讀。

據悉,這是首次采用多地聯動直播的形式傳遞春運聲音。直播匯集了廣州地區春運辦統籌和防疫工作負責人、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交警支隊民警、地鐵廣州南站中心站站務員、天河客運站工作人員……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介紹今年春運的出行和防疫情況,助力平安出行。不僅如此,文明出行也是此次直播的另一大主題,斑馬線禮讓行人、車輛按標志標線行駛、有序排隊乘車……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讓春運出行更有序更順心。

特點:

客流量存在較強不確定性

自駕出行預計增多

廣州地區春運辦市交通運輸局運輸保障處四級調研員朱文雄表示,春運期間大規模人口流動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和防控難度,旅客運輸保障面臨重大考驗。因此,今年春運必須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春運工作的核心,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春運服務保障工作。

2022年春運從1月17日開始,至2月25日結束,共40天。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有關省、市陸續出臺有關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政策,引導錯峰出行,減少人員流動。經廣州地區春運辦與鐵路、民航等部門研究預測,今年春運預計旅客到發總量為3118.9萬人次,與2021年同比增長15.5%。預計與疫情前2019年相比下降了近一半(到發總量下降47.3%。其中,旅客發送量下降45.8%,旅客到達量下降48.7%)。

總體來看,預計2022年春運廣州地區旅客到發總量高于2021年,低于疫情前2019年,客流量存在較強不確定性。自駕出行預計有所增多,道路保暢通壓力增大。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預計客流會出現波動。

在直播中,信息時報社退休資深攝影記者黃亦民分享了在他鏡頭記錄下的廣州春運的發展變遷。黃亦民表示,春運對廣州經濟社會有很大影響,通過春運可以看到城市的變化,便想用鏡頭記錄下來。在其分享的一張照片中,角度是從中國大酒店的頂層俯拍,下面是排隊購票的人群,隊伍不僅長還排了好幾列,而現在隨著網上購票的發展,這樣的景象很難重現。黃亦民說,他看到春運秩序大大提高,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很大變化,生活越來越好。

強化運輸組織,拉緊防疫網絡

護航出行路,廣州在春運保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文雄介紹稱,廣州強化運輸組織保障出行,其中包括籌備鐵路列車670對、民航班機822架次、道路客車3160臺、水路船舶2艘;同時加強應急處置,制定2022年春運應急預案,共選擇15個旅客應急安置點,可安置旅客約78萬人;并且,做好重點樞紐的出租車深夜疏運運力保障和常規公交疏運工作,強化“如約巴士/地鐵+巡游車”接駁保障,延長地鐵服務時間,做好兜底疏運服務;此外,加強分析研判,編制假期高速公路出行指引,及時發布交通管制信息和機場高速等重點高快速路擁堵處置進度信息,督促各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對擁堵點周邊各高速公路入口、交叉路段發布交通引導信息,引導市民群眾合理出行,做好道路疏堵保暢工作,力保道路暢通。在提升服務質量方面,廣州做好各火車站、機場、客運站場等熱水供應、衛生保潔等工作,積極提供母嬰、老幼病殘孕旅客候車專區和咨詢服務等。

防疫不松懈,平安春運行。廣州地區春運辦市交通運輸局道路運輸處陳奕銓科長介紹了春運期間的防疫舉措。

在機場、火車站、港口碼頭、公路客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對外交通通道方面,廣州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督促引導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對乘客進出站實施“3個100%”查驗,即100%測溫、100%驗(亮)碼通行、100%佩戴口罩查驗,對于進京旅客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和“北京健康寶”;對交通運輸工具加強清潔、消毒和通風,控制載客率,嚴控超員,減少在交通工具內聚集和走動,預留發熱旅客隔離區域;客運站場每天消毒、通風,根據客流需求及時增加開放進站和安檢通道,強化站內客流組織,有序引導乘客分散候車。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持消毒通風不放松,科學做好車站站場、車輛車廂及其他公共場所、設備設施的消毒、通風工作,確保交通工具環境衛生等。

各出行場景充足準備、嚴陣以待。

鐵路出行方面,作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廣州南站預計到發旅客1550.5萬人次,日均到發38.8萬人次;客流主要以探親流、務工流、學生流為主。

如何防疫情、保運輸雙管齊下?廣州南站客運二客運值班員劉瑞雯表示,春運期間,廣州南站實行高峰線列車運行圖,計劃增開高峰線列車142.5對,主要開往長沙、武漢、湛江、南寧、重慶等地。在此基礎上,客流高峰集中時段,廣州南站計劃在0點至6點間開行84對夜間高鐵,同比增加1對,主要開往武漢、長沙、南昌等地。

廣州南站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松,33臺紅外測溫儀、14個健康碼查驗區域、24套5G智能核驗防疫平臺嚴陣以待,拉緊一線防疫網絡。此外,在車站一層西門3號售票廳設置核酸檢測點,對有本土疫情省份來穗旅客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并在一層出站大通道設置核酸檢測點,對中高風險地區到達廣州南站的旅客集中統一進行核酸檢測。

汽車客運站方面,天河客運站營運部主任鄧桂香介紹稱,春運首日,天河客運站舉辦了2022年春運暨新天威旅游平臺上線啟動儀式,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此外春運前,天河客運站推出了影音商務班車,給旅客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在整個春運期間,天河站推出便民服務,譬如:免費送熱飲、提攜行李、給到車站乘車未戴口罩的免費提供口罩、助力母嬰出行等系列幫扶服務活動。

“疫情防控則是嚴格執行三個百分之百,即旅客入站100%測體溫、100%核驗健康碼,綠碼放行、100%按規范佩戴好口罩。”鄧桂香說,目前,天河站旅客自助售票,自助檢票和司乘自助報班等自助化率近90%,大大減少了人員接觸,降低了人為傳播疫情的風險。

地鐵方面,廣州地鐵于17日開啟“春運模式”。據廣州地鐵廣州南站中心站站務員胡愛玲介紹,地鐵廣州南站在春運開始前就開展多項疫情防控培訓及演練工作,模擬疫情場景,按照防控應急預案進行實操演練。

“作為口岸車站和終點站,地鐵廣州南站日常嚴格按照相關預案中風險車站模式加強消殺工作,在運營期間做好每一趟折返列車的空氣消毒工作,運營結束后對列車車廂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的消毒,并且在運營前后加強通風。”胡愛玲表示。

春運期間,地鐵廣州南站提前做好應對大客流準備工作,必要時啟動三級客流控制,同時與周邊單位共同做好站外客流管控聯動措施。如遇換乘大客流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緩乘客換乘的速度,確保春運期間,車站客運組織的安全、有序。此外,與高鐵南站做好互聯互通,加強雙方信息共享,及早收集客流信息,做好大客流疏導、控制工作。

今年56歲的張振新是廣州公交集團白云公司黨員示范車隊的一名出租車司機,自加入廣州出租車駕駛員隊伍以來,堅持每年參加廣州春運保障,22年來從不缺席,開車行駛在大街小巷,做城市的“擺渡人”。

記者了解到,整個春運期間,廣州公交集團在轄下10000輛出租車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安排不少于34000輛次的出租車運力支援重要交通樞紐高峰客流用車需求,并組建一支由1000輛出租車組成的春運應急保障車隊,多管齊下,為春運旅客提供優質、安全、放心的出租車服務,免卻深夜打車的后顧之憂。不僅如此,張振新還發出文明出行的倡議,希望大家駕車時斑馬線禮讓行人、按標線行駛,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禮讓友愛的出行環境。

平安春運、文明出行。廣州交警發出溫馨提示,駕車請保持心態平和,不開斗氣車,不強行超車,不隨意變更車道,如遇道路車流量大,發生交通擁堵時,請耐心等待,依次排隊通行,特別在高速公路行車,不能占用應急車道;要按照規定車速、核定載客行駛,拒絕超速、超員行駛等違法行為,車輛超速、超員行駛容易造成制動跑偏、轉向失控甚至爆胎、機件失靈等危險情況,容易引發嚴重后果。

春運黨旗紅

成立“廣州春運服務保障黨員突擊隊”

直播一開始,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一批預備黨員進行入黨宣誓,為民服務的隊伍日益壯大。面對2022年春運任務,他們蓄勢待發,響應召喚;前赴后繼,不辱使命。中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向市交通運輸局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發出了春運一封信,號召要強學習,打牢思想政治基礎;要重實干,扎實做好各項工作;要嚴守紀,模范遵守紀律規定。

同時,為了助力2022春運工作順利完成,“廣州春運服務保障黨員突擊隊”應運而生,他們將是今年春運工作的先鋒隊和主力軍。

年花大篷車服務升級

“一鍵下單”年味帶回家

直播鏡頭一轉,到了荔灣一個社區現場,市民正通過巴士暢捷“愛心大篷車”購滿年花,一盆盆年花年桔搬回家,年味更濃了。記者了解到,廣州公交集團交通站場中心下屬公交站場管理公司延續去年“滿載年味到家樓下”的服務理念,今年在服務范圍和服務功能上再度升級,致力切實提升市民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巴士暢捷“年花大篷車”服務時間為2022年1月10日至1月31日(共22天),提供包括鴻運當頭、福滿堂、蝴蝶蘭、四季桔,朱砂橘等近30款應節年花年桔,主打各式不同品種的蝴蝶蘭等款式新穎大氣的年花。并且,今年“愛心大篷車”積極拓展服務范圍,在天平架、南悅花苑、黃沙、珠江新城、南悅花苑等10個公交站場固定設點銷售年花年桔,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增設流動點位供毗鄰的市民采購年花年桔。此外,今年的“年花大篷車”還全新升級服務功能,線上線下相融合,增設“巴士暢捷網上商城”,市民只需搜索小程序,可在線上挑選、一鍵下單,小程序內還有款式多樣的生活必需品、年貨等商品,再到就近的公交站場現場查驗和提貨。

接下來,“年花大篷車”將與沖口街道等更多街道和社區合作,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家門口”的服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盧夢謙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高鶴濤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