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多時間的山東第三次國土調查(簡稱“三調”)主要成果出爐,全面摸清了國土資源家底。12月16日上午,《山東省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了全省土地利用主要數據:耕地9692.80萬畝,園地1893.56萬畝,林地3908.02萬畝,草地352.83萬畝,濕地369.37萬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209.72萬畝,交通運輸用地669.61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988.03萬畝。
“三調”結果顯示,山東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合計凈增加了1128.90萬畝,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積極成效;全省城鎮村及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等建設用地增加1009.40萬畝,增長了27%。據介紹,“三調”統一了陸海分界、明晰了林草分類標準、細化了城鎮村建設用地分類,濕地新增為與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并列的一級地類。
為確保“三調”數據成果質量,“三調”過程中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在遙感、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等常規調查技術基礎上,集成了云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全面采用優于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確保調查數據更加精準。“三調”將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圖斑的最小上圖面積標準從“二調”時的400平方米提高到200平方米,耕地等農用地圖斑從600平方米提高到400平方米,其他地類圖斑精度也有相應提升。據統計,“三調”全省調查圖斑1498.92萬個,比“二調”增加了近兩倍。
“三調”獲取了大量豐富的調查數據,在成果運用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守牢耕地紅線。據了解,山東下一步將實行黨政同責,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作為剛性指標嚴格考核。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蔬菜等農產品生產,永久基本農田按糧田管理。
國土調查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每10年進行一次。“三調”共有1.8萬名調查人員參與,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的全省國土利用狀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國土調查數據庫。上一次全省土地調查自2007年7月1日展開,于2014年4月公布主要成果。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