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織密基層調處網 讓矛盾就地化解

2021-12-14 09:54:38    來源:湖北日報    

今年9月,湖北公安機關啟動“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風”專項行動(以下簡稱“找堵防”專項行動),以“情指勤輿”一體化實戰化機制為依托,全面開展“窟窿”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

專項行動以來,全省共排查發現基礎數據、矛盾糾紛、公共安全等突出“窟窿”隱患8985條,整改3591個農村公路交路口隱患,矛盾糾紛調處率達到93.3%,99.3%的社區(村)無現發命案。

科技+腳板

四級公安機關主動找

去年以來,面對安保工作新形勢,湖北公安組建“情指勤輿”一體化、打擊整治突出問題、教育整頓正規化、強基工程等“四大專班”,逐步構建起“情報引領、數據賦能、一體作戰”工作機制,全面強化警務工作主動和精準,推動警務效能顯著提升。

以此為支撐,省公安廳在全省范圍內適時啟動“找堵防”專項行動,出臺實施方案和工作指引,明確省市縣所四級公安機關職責。各地比照省廳模式組建工作專班,全省一盤棋開展行動。

省公安廳工作專班下發任務清單,建立“窟窿”隱患周報機制,推動全省公安機關全力查找基礎數據不實、基礎防范機制不落地和可能引發惡案事件、影響公共安全的“窟窿”隱患。

怎樣做到“窟窿”找快、找準、找全、找透?湖北公安機關的做法是:“科技+腳板”,讓信息圍著隱患轉,力量沖著隱患去。同時,利用全省“一居一警、一村一輔警”落地成效,發揮社區村干、網格員、黨員志愿者和駐村輔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廣泛深入參與找“窟窿”工作。

“集中資源力量,全面摸排各類風險隱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省公安廳“找堵防”專項行動工作專班負責人介紹。

織密基層調處網

讓矛盾就地化解

發現“窟窿”只是開始,及時堵住“窟窿”才是關鍵。

全省公安機關全力壓實派出所和警種部門工作責任,逐一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民警,實行責任捆綁。省公安廳工作專班每半月通報一次行動開展情況,對進度緩慢的地方和單位下發督辦令、提示函。對發生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或有影響的重大案事件的地方和單位,嚴格進行倒查追責。

同時,積極推動各級安辦、安委會統籌調動各方力量,壓實縣(市、區)和鄉鎮(街道)兩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責任,織密基層排查調處網,推動矛盾風險起底、隱患動態清零、突出矛盾就地化解。

今年10月,武漢市公安局通過預警,及時發現一名欲以極端方式自殺的病患,第一時間提請安辦組織衛健部門及時送醫,成功化解一起重大風險隱患。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按照省公安廳要求,堅持信息“一條不漏”、指揮“一刻不誤”、隱患“一查到底”,全力做到隱患核查不過夜、事件處置不斷檔。

據統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清查行業場所7.79萬余家次,查處“黃賭毒”案件3342起,搗毀窩點335個,刑事打擊725人。

構建大安建設格局

壓實責任“長久防”

維護社會長期安全穩定,絕非一日之功。公安機關既要常態化找“窟窿”,實時堵“窟窿”,更要建章立制長久防“透風”,做到“當下治”與“長久立”相結合。

為實現這一目標,全省公安機關以公安黨政一體化機制為依托,充分發揮基層社會治理“10號球員”作用,積極推動落實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安辦統籌、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參與的大安建設格局。

襄陽市宜城市公安局打造“專群結合、糾紛聯調、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專項行動以來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2件,及時發現清除各類隱患100余處。

黃岡市羅田縣公安局大河岸派出所推出“律師駐所”“三級聯調”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專項行動以來,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3%,治安警情環比下降35.38%,刑事警情環比下降77.8%。

“全省公安機關將推動專項行動走向深入,通過建機制、搭臺、找規律、抓重點、強落實,全力做到‘窟窿’隱患找得準、堵得住、防得好,努力確保全省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以安穩定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湖北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