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發展優化學科專業設置

2023-06-01 11:02:28    來源:中國教育報    


【資料圖】

原標題:順應時代發展優化學科專業設置

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6.6萬個,較2012年新增1.7萬個、撤銷和停招近1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將近5%,專業動態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進了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頻度足夠高的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改革。

今年2月,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不難看出,相較以往,此次文件提出要在3年之內完成對高校20%學科專業的調整改革政策,導向更明確、目標更細化,專業調整的頻度更高、步伐加快。

那么,此舉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向臨近高考填報志愿的廣大考生和家長傳遞出哪些信號?從時代背景看,當今時代是一個科學技術加速演進、行業產業加快更迭、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快速變革期,一些傳統行業漸次消失,一批新興或新生行業興起。另有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賦能加持,催生出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進而對專業調整優化帶來不可逆轉的社會大勢。從專業設置模式看,以行業為導向逐步轉向兼顧市場導向、國家及社會需求導向,這客觀上也加快了專業調整的頻率步伐。此外,在此前的學科專業調整中,不少高校簡單地做“加減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擴張等問題,最終難以逃脫擴張大潮退去后被裁撤的窘境。

事實上,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是關乎教育、科技、產業、人才的綜合體,集中反映了經濟與社會發展對專門人才的種類、規格、知識能力與素質的根本要求,是一項牽涉面極廣、影響力巨大的教育決策。可以說,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始終與學科專業結構改革相生相伴。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平臺和關鍵抓手,其結構和質量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成效。也正因如此,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始終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主線與常態。

近年來,不少高校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和新文科建設為引領,及時識別市場和社會需求信號,面向更廣泛的產業形態,立足行業領域優勢、發揮自身基礎特色,激活了傳統學科專業潛能,孵化出新興前沿學科,培養輸送了一批適應未來職業需求、引領產業前進方向的高層次人才。因此,高校在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過程中,理當作出科學的頂層設計和系統的整合規劃,滿足符合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區域發展急需,有效增進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性,大力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當然,完成好這一步之后,更重要的還是全過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長效化、專業化探索學科專業育人新機制,蹄疾步穩地走好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

很顯然,盲目趕時髦、一哄而上地開設所謂熱門專業,很大可能是有違教育發展規律的,也會對國家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政府應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政策引領和宏觀調控,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以長遠角度、戰略高度、全球視野布局學科專業體系,切實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搭建用好專業信息大數據平臺,健全專業動態評測、認證和信息反饋機制,強化學科專業績效和問責機制,抑制高校盲目擴張學科專業的沖動。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規模、流向與質量等的綜合分析,將用人市場信息及時融入專業設置規劃、評價及實施,助力高校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實現匹配互促。

(張立遷,作者系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副研究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