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對新市民金融服務重點領域開展供需調研 創新金融服務支持新市民安居樂業

2022-04-20 10:45:28    來源:河北新聞網    

近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做好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3億新市民金融需求待解

一個多月來,已有包括河北在內的超10地銀保監局響應,并出臺了相應舉措來保障新市民金融服務。在政策紅利下,多家銀行陸續公布了服務新市民的方案舉措,也有部分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聞風而動,為新市民提供專門的信貸服務。

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群體,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

據了解,目前我國擁有3億多新市民群體。該群體因為存在信用等級難識別、收入狀況難確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情況,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信息往往很難通過風控系統篩選。同時,他們也都面臨著安居樂業、就業創業、租房買房、孩子上學、老人養老這些金融需求。

資料顯示,2021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4.72%,而這個比例在2006年時還只有43.9%,這意味著目前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的人口入住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目前擁有800多萬的新市民群體,約占常住人口的四成,重慶也有約500萬。

河北省探索推進新市民金融服務

河北銀保監局官網4月11日發布了《河北銀保監局 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轉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水平作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舉措,納入普惠金融工作總體框架。注重發揮大型銀行保險機構引領帶動作用,鼓勵轄內中小法人銀行保險機構探索創新,聚焦重點區域、對象和任務,抓好各項工作部署,推動落實。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圍繞擴大新市民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優化基礎金融服務,制定總體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舉措,把責任落實到各層級、各部門。銀保監部門、人民銀行各級單位要通過專題調研、實地走訪等方式,掌握新市民實際貸款融資方面等情況,開展常態化督導。

同時,注重部門協同。各銀保監分局、人民銀行各市中心支行要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情況,爭取工作支持。加強與財政、就業、住房、教育、社保部門聯系溝通,推動金融政策與各行業政策有效銜接,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務風險分擔機制,發揮政策合力。完善配套設施,積極推動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機制,加快新市民相關政務信息開發共享,營造良好融資環境,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各單位要圍繞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新市民金融服務重點領域開展供需調研,廣泛聽取基層意見,摸清底數,增強推動工作舉措的前瞻性、針對性。突出重點,聚焦本轄區、本單位服務新市民難點、痛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及時反饋溝通,力爭在部分重點領域取得率先突破。認真總結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做法成效,適時組織開展行業經驗交流。

金融保險業布局新市民金融服務

除了河北,內蒙古、福建等多地銀保監局均對新市民金融服務重點領域開展供需調研,著力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寧波還推出了新市民“定制版”保險——“新市民綜合保障保險”,寧波全市共500多萬新市民,該險種為符合要求的廣大新市民提供意外身故、意外殘疾、意外住院津貼、新冠保障、家庭財產等多重保障。

政策給予鼓勵,多家中小銀行也陸續公布了服務新市民的方案舉措,包括推出專項消費或創業貸款、加大對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企業的支持力度以及降低購房首付款比例、提供房貸優惠利率等。不過,從金融視角看,新市民群體普遍存在抵質押資產不足、信用信息欠缺、收入與還款不匹配、金融知識和意識匱乏等金融資質缺陷,導致金融機構在收益成本匹配、風險有效管控等方面面臨現實障礙。對此,業內人士建議,中小銀行應有效利用技術手段幫助銀行防范風險。(河北日報記者 任國省)

關鍵詞: 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