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60歲的柳女士而言,家旁邊的民心河健身路徑成為了她每天送孫子上學后必到的鍛煉打卡地。“3年了,我一直堅持每天到這里來活動20分鐘,時間久了真的有成效,就像廣告上的宣傳語,我現在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像柳女士一樣,大家在點贊健身路徑的同時,也為今后的進一步建設提出了建議。
天天來這兒鍛煉 身體素質更強
3月16日8時,在方北路與華清街交口旁的民心河綠地前,有一處民心河健身路徑,安裝著11種健身器材。雖然當天清晨降溫有些冷,但依然擋不住市民健身的熱情。
鍛煉者中,一名在“浪板”上鍛煉腹肌及腰部柔韌性的女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雖然年紀不小了,但老人左右擺幅度極大。老人姓柳,今年60歲,住在附近,平時每天都會來這里鍛煉身體。“孫子上幼兒園后,我發現幼兒園附近有這一處健身路徑,特別漂亮,功能也很全,所以每天一早送完孩子,就來這里鍛煉20分鐘。”柳女士說,她已經堅持在此鍛煉3年了,孫子馬上要上小學了,今后會有更多時間來健身。
“年紀大了,鍛煉不鍛煉身體真的不一樣。我之前總是腿疼,來這邊鍛煉時間長了,現在腿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走路有勁兒。”柳女士說,“大家一起鍛煉,玩著也有意思,有些比較熱門的器械還得排隊等呢。這樣的公共健身場地真的方便了大家,是最貼近群眾、最便捷的健身場所,為它點贊!”
10時20分,在中山路與華清北街交口北行約100米的民心河旁,記者看到此處的健身場地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其中,像踢腿訓練器、擴胸訓練器這類熱門健身器材,市民需要輪流等待使用。在雙杠處,四名市民正在這里進行拉伸和壓腿。“每天來健身路徑的人都挺多。這里的地面去年改造升級后,不但漂亮,而且還有彈性,防滑,對膝蓋有好處。”經常到此處鍛煉的潘女士說。
除了公園,石家莊的社區也大都安裝了健身路徑,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輕松鍛煉。
愿健身路徑設置更科學合理
大家在點贊健身路徑的同時,也為今后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提出了建議。
有的市民認為,目前健身路徑的數量還不夠多,同時存在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所以會出現有的地方健身的人扎堆,有的地方少有人問津。有的市民建議,健身路徑的設置可否再靈活一些,在戶外綠地旁見縫插針,不一定多種器械都集中建在一個地方,這樣對常態化疫情防控也有利。還有的市民認為,有的健身器械在細節設計方面還缺乏人性化,并提出改進建議。
今年新建或更新1342處健身路徑
3月16日,記者就市民提出的一些問題,采訪了石家莊市體育局相關工作人員。
石家莊市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他們全力以赴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2021年的健身設施建設以健身路徑為主,也有乒乓球和籠式球類運動場地,主要安裝在公園廣場、社區、農村等群眾就近、就便的區域。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2021年重點加大了鄉村地區的建設力度。在建設的1092處全民健身設施中,有764處安裝在了鄉村地區,公共體育服務更多惠及鄉村群眾。隨著新一批健身設施的完工投用,全市的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得到明顯增加,為廣大市民群眾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目前,全市公園廣場及4555個社區(村)全部安裝了便民體育設施,實現了全覆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41平方米,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體育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他們在推進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將是石家莊市體育局2022年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著力點。2022年,石家莊市體育局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利用拆違騰退地、街頭路旁空閑地、公園綠地、城市廣場等,在全市建設200個以上以籃球、足球為重點的籠式球類運動場地。同時對1342處健身路徑進行新建或更新。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