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湖北再立“新標桿”!

2022-01-04 10:03:39    來源: 湖北日報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湖北再立“新標桿”——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中,武漢、襄陽、宜昌、黃石四地改革舉措上榜。

去年以來,我省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推出系列真抓實干的硬舉措,多項營商指標持續進位。湖北正成為各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的“熱帶雨林”,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110萬戶,凈增78萬戶。

三個“第一”

釋放出堅定決心

到今年,營商環境作為主題詞,已經創造三個“第一”——

2020年5月14日,我省第一次召開營商環境建設大會;

2021年1月4日,我省“第一會”,聚焦營商環境;

今天,2022年的第一個會議,依然關注營商環境。

三個“第一”,釋放出省委省政府抓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一個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使優化營商環境成為湖北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

一場強大的頭腦風暴,在荊楚大地上激蕩。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等理念,形成共識。76個縣開展37項改革任務192個先行試點,3批58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一批精準的政策措施,在湖北各地推行。“黃金30條”“新30條”“降成本20條”“十必須十不準”“破解營商環境頑瘴痼疾集中攻堅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瞄準市場主體辦事堵點、難點、痛點,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十堰經開區幫您辦”,將全區1393家工業企業、2158家商貿企業全部納入。企業網上點單,經開區“店小二”快速接單,提供服務。

變“政府思維”為“企業視角”。武漢市江漢區行政審批局首創了新開商業體“一件事一套辦”的新模式,將開店涉及的10余種證照全部打包成“一件事”。通過這種定制模式,去年6月,茶顏悅色實現天街商業體三店齊開。

當前,越來越多的湖北營商指標持續提升,并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湖北“一事聯辦”網上政務服務主題事項數,位列全國第4。

武漢市連續兩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入列標桿城市。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中,武漢跨境貿易、納稅和政務服務改革經驗,襄陽辦理建筑許可改革經驗,宜昌勞動力市場監管改革經驗,黃石招標投標、辦理建筑許可改革經驗,獲國家發改委認可,向全國推廣。

“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等營商指標持續提升。武漢市高壓辦電平均時長由106天壓縮至34.5天;低壓辦電平均時長由24天壓縮至2天,辦電效率還將提升。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宜昌獲得用水用氣指標綜合評定優秀等級。鄂州市實行獲得用水“零收費”。

四個環境

營造最優服務

在武漢市民之家,各窗口每一事項的辦事指南,被濃縮到1203個二維碼中。掃一掃,辦事流程一目了然。

一流的營商環境,核心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我省對標一流,大力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開放環境。

“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入推進——

只在一個窗口提交一份資料,只跑一次就能辦好“一件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體驗到了這樣的便利。

武漢市對餐館、書店等首批15個行業試點實施“一業一證”改革。申請人由“跑多門,找多頭”變為“跑一次,找一窗”。

“我要開飯店”“我要開藥店”“新生兒落戶”等“一事聯辦”主題服務事項加速落地。省政務辦數據顯示,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減少辦理環節75%,減少申請材料50%,減少跑動次數83%,減少辦理時限79%。

企業辦事更便捷——

企業開辦“210”標準(即“一表申請、一窗發放”2個環節,1天內辦結,零費用并免費贈送一套三枚公章)已全面實現。截至2021年12月底,已贈送印章28.86萬套,免收費用達8650.22萬元。

我省還上線了企業電子印章系統,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成為全國第五個實現企業電子印章全域覆蓋的省市(區)。

辦電辦水“321”、辦氣“310”等服務,逐漸實現標準化。

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

在國家發改委2021年公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武漢中院牽頭的“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兩項指標進入全國標桿行列。

政法機關推出18條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硬政策,并設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紅黑榜”,向社會公開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近200個。

檢察機關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專項監督,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清理專項工作等專項活動,共辦理各類涉市場主體案件11223件。

跨市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突破性進展——

超過1000個事項“跨省通辦”,武漢城市圈319項政務服務事項“圈內通辦”。

看好湖北

近者悅遠者來

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

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在50多個城市的比選中,最終選擇武漢作為新興市場總部。在武漢成功抗擊疫情后,霍尼韋爾更加看好這座英雄的城市:“在今后的數年,武漢面臨新的發展機會!”

優良的營商環境為湖北贏得了大批忠實“粉絲”——

2021年9月26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總部搬遷湖北,回到起航地,書寫新輝煌。

9月28日,民營車企吉利控股宣布在漢造手機。吉利集團跨界,選擇了武漢。

12月4日,總投資約320億元的寧德時代邦普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項目在宜昌開工。項目預計2023年實現一期投產,2025年全部投產,滿產后能為超過400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池正極材料。

看好湖北,一批骨干企業、重點項目,紛紛在鄂擴大投資,首發、二期、總部、頭部、集群等現象競相涌現——

在仙桃,健鼎投資50億元新建的二期(三廠、四廠)項目捷報頻傳,三廠全面投產,四廠加快建設,二期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65億元。

在武漢,美的武漢工廠擴建中央空調項目,完全達產后可年產中央空調200萬套,實現產值40億元;10多家工業企業投資建智能化“二期工廠”;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項目落戶,金山軟件武漢總部開工。

企業有信心,投資有動力。2021年前11月,全省民間投資增長27.8%,占比持續提高。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通過正反典型兩手抓,向頑瘴痼疾開刀,各地各部門整治了一批突出問題。”省營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針對電力轉供電亂收費問題,2021年市場監管系統檢查轉供電主體1.5萬家,組織清退多收電費1.5億元,辦結違規收費案件171件。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還需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打造全國最優的營商環境,湖北將“優”無止境。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