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基金又開始出手,這次瞄準的是創新藥領域。
天眼查數據顯示,南京藥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期進行了一輪股權融資,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合伙)入股,目前藥捷安康暫時為其公開的唯一對外投資項目。
而在此前,2016年5月,該公司獲得藥石科技天使輪融資;2016年公司獲得A輪6000萬融資,投資方為長江國弘;2018年獲得B輪上億元融資,投資方為金浦投資等。
公開資料顯示,藥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植根于中國但具有國際視野的小分子新藥創制平臺公司,聚焦腫瘤、心血管、肝病等多疾病領域。吳永謙為董事長,超過25年工業界新藥研發經驗、泰山學者、中山大學名譽教授、中國新藥雜志編委。
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于2019年11月成立,由國投發起,募集規模達500億元,國投發起設立的首期200億元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了軌道交通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支持了寧德時代、上海聯影、中集來福士等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
而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首次出手選擇了醫藥領域,有業內人士解讀為和當下疫情的影響不無關系,且從更寬泛的角度來理解,醫藥創新也屬于先進制造的范疇。基金二期的成立初衷,將加快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醫療領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醫療領域,國內外巨頭差距依然明顯。例如,美國強生公司市值超340億美元,但中國市值最高的恒瑞醫藥僅有4000億人民幣。究其原因,國際醫藥巨頭幾乎是以創新藥研制為核心發展戰略,國內藥企主要以生產仿制藥為主,想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轉型,創新藥是中國必須發展的產業。
創新藥作為各大藥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資產,將成為驅動醫藥行業加速創新的新動力。近年來,中國新藥申報數量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2017年,新藥申報數量達175起,較前一年大幅增長了47%,2011-2017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2%,中國正迎來創新藥的春天。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2.55%,并預測在203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超過14萬億元;國家政策重點將支持創新藥研發,目前資本也不斷向研發型企業加注,港交所、科創板重點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申請上市,助力藥物研發創新。
而機構的投資也在加速。根據2013-2018年上半年的統計,從融資輪次分布看,創新藥企的融資普遍以A、B輪為主,機構更多投資處于擴張期和初步成熟期的創新藥企;從機構類型來看,VC和PE的數量合計占總機構的90%,其中VC最多,共334家;其次是PE機構,有244家。在創新藥投資市場上,中信產業基金、華控基金、高瓴資本、元禾控股等都是創新藥領域比較活躍的投資機構。
倚鋒資本董事長朱晉橋在第一路演的直播中表示,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研發創新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VC/PE滲透率高也反映出醫療健康行業許多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次疫情,也讓生物醫藥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從更為細分的賽道來看,創新藥也是重頭戲。尤其是在原創新藥領域,財政投入有望持續側重,新藥戰略地位將長足提升。
而談及生物醫藥投資的五大原則,朱晉橋指出,第一是財不入急門。2019年10月28日,港交所小分子抗癌新藥第一股,亞盛醫藥登陸港交所;中國首個治療艾滋病的原創新藥前沿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申請上交所已問詢。這些企業資本都經過三年以上的陪伴,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急不得;
第二是基本常識的重要性,研究行業判斷趨勢;全球資產配置,對沖區域周期風險,一定要經過長期的驗證,不是為了迎合大眾;
第三是專注,圍繞專業所需,系統配置資源,穩步提升能力,聚焦于細分領域,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四是堅持原創。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微芯生物靠的就是堅持原創,此外,倚鋒投資的前沿生物歷經多年的磨礪和積累,已擁有全球知識產權的長效多肽藥物研發平臺和多個在研產品。中國首個原創長效抗艾藥艾博衛泰(已獲批上市),并于2019年8月獲科創板上市受理。這些成功的經驗,靠的就是堅持原創的精神,是幾十年來都難得的醫藥專利;
第五是階段選擇,看懂項目做的是什么然后陪伴其一起成長。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