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節,不止于閱讀節

2023-08-23 09:43:23    來源:大洋網    

2023南國書香節主分會場舉辦文化活動2000余場,抖音直播平臺播放量近4500萬次,宣傳報道量超2500篇,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紛紛報道……8月22日,為期5天的2023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圓滿閉幕。超人氣、接地氣、有底氣,亮眼的“成績單”,傳遞出人們日益高漲的文化消費熱情,顯現出文化消費市場的強大韌性和內需活力,折射出廣東省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主會場

文化雅集,一場舊雨新知的浪漫約會

廣州塔的彩燈、白云機場的“天空舞臺”、閱江中路的廣告畫,在夜色的籠罩下顯現出別樣的光彩,向人們宣告著“一場盛大文化雅集正在舉辦”。五湖四海的作家、五湖四海的讀者、五湖四海熱愛閱讀的人聚攏在一起,在書香節現場切磋文學、分享創作、跨界交流、浪漫約會。組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書香節在盛夏舉辦,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時令性,符合人們對雅集的文學想象。”

五天里,400多場文化活動在珠江之畔輪番登場。首屆廣東出版政府獎頒獎典禮、首屆“南國書香節好書推薦榜”、2023“書香嶺南”全民閱讀論壇……這些滿滿“含金量”“有流量”“高質量”的文化活動,大咖云集、開“壇”論道,既有為全民閱讀工作篳路藍縷的“導師”鄔書林、聶震寧,也有多次參加書香節的“故交”王立群、六小齡童、陳魯豫,更有相見恨晚的“新友”鄧亞萍、閻真、戴建業、馬伯庸……“用儒家與別人相處,用道家與自己相處”“人類和恐龍生命的本質是相仿的”“講好一個故事的核心是人性”……活動現場,金句頻出,為讀者獻上了許多“閱讀新知”和“生活錦囊”。

城市漫步(Citywalk),一次家門口的暑假旅行

“從廣東到福建,走最‘短’的路”“來琶洲逛展,不一定要帶拉桿箱”……在本屆書香節,Citywalk同樣熱度很高。在社交媒體上,不少讀者分享了逛展的Citywalk路線。雖然有不少重合之處,但每一個分享背后,都有一顆漫步文學、徜徉書海的心。

Citywalk無論怎么進行,都繞不開一個前提:書展有“料”。或是優質的圖書,或是新潮的文創,或是有趣的互動活動,書香節總能留住讀者的腳步。

漫步在西班牙館里,來一場與塞萬提斯的時空對話;沿著悅書房的嶺南瓷磚和矮墻走一走,那些椰風蕉雨的故事,似乎隨手可摘;或是一路之隔,便可體悟散文小說里關于雪國、獅城的魅力;若是想感受閩南的人文風光,寶藏路線“新會館買陳皮——福建館看點茶”值得推薦……總之,關于Citywalk的各種訴求,都可以在書香節現場得以實現。

Citywalk之風的流行,是書香節內涵和顏值“齊飛”的別樣證明。“每年總要來一次書香節吧!”“每年總要集齊書香節的印章吧!”這種句式的廣泛傳播,既是讀者對本屆書香節的認同和享受,也是對未來書香節的激勵和期待。

分會場

小小書屋,精神糧倉充滿童趣

去年,南國書香節設立了4個鄉村分會場示范點,今年南國書香節不僅將鄉村分會場擴充到73個,還把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精神糧倉”布置得充滿童趣,與主會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兒書畫作品展相呼應,將孩子對閱讀的熱愛,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童趣”的另一邊是一份關于鄉村閱讀的答卷——“鄉村振興好書薦讀”書單,既有《論“三農”工作》、“足跡”系列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的重要著作,又有“紀錄小康工程”系列叢書、《寶水》等生動記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的優秀出版物,從不同維度回應了人們對閱讀的美好期待。

非遺盛宴,賡續文脈古今傳承

本屆書香節聚焦“非遺的新表達”這一時代命題,既從多角度詮釋了“非遺是文藝的富礦”,也強調觀眾走近非遺、感受非遺的體驗。

書香節期間,除了主會場福建館、非遺集市的非遺活動外,各地分會場的非遺活動也如火如荼、俯拾皆是。珠海舉辦“前山鳳雞舞”“灣仔官釀梅子酒釀造技藝”“南屏刺筍糊”等,非遺傳承人紛紛拿出看家本領,讓讀者在觀展過程中深入了解香洲歷史文化;東莞舉辦《非凡非遺》新書發布,挖掘講述千腳燈、大朗木偶戲、茶園游會等優秀非遺項目故事;惠州舉辦“尋跡·惠州文脈”非遺集市,在青白瓷非遺體驗區,家長們帶著孩子參與陶瓷制作,感受文化傳承,其樂融融。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