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爛尾8年、原名“百晟廣場”的房產項目,通過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重整,最終成功盤活。7月28日上午,已更名為“曉風云著”的項目有307套回遷安置房正式移交增城區新塘鎮政府,商品房亦可按現樓進行銷售。
原本的爛尾樓已修建完畢并移交當地政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場化重整挽救
保交樓解民生之憂
百筑公司是廣州市增城區一家從事當地房地產開發的中小微民營企業。2013年,百筑公司開發位于增城新塘的“百晟廣場”項目,規劃建設四棟高層住宅樓和一棟商業綜合體,其中包括32980平方米的政府安置房工程。
2015年,因資金鏈斷裂,項目建設停工爛尾,無法按期交付政府保障安置房,回遷戶無法按期入住,當事人矛盾激烈。當地政府墊付臨遷費四千多萬元,項目在建工程被執行法院查封,現狀評估價值僅7.6億元,而百筑公司負債逾14億元,已資不抵債。
2020年10月,為促進民營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廣州中院通過兩級法院執破聯動機制,提前精準識別民營企業重整價值,啟動“執轉破”程序,積極探索挽救困境企業新路徑,在立案審查過程中引導百筑公司進行預重整,并根據債務人與主要債權人的一致推薦指定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在經辦法官張蕾蕾的指導下,臨時管理人組織庭外自主協商談判擬定預重整計劃草案并高票通過。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2021年6月,根據預重整計劃效力在庭內延伸的規則,百筑公司重整48天即獲批準重整計劃,成功引入8000萬元共益債務資金復工復建。
復建過程中,因工程進度受阻放緩,政府保障房交付一再延后,臨遷費支付資金壓力激增。
為保障重整計劃的順利推進,廣州中院監督和指導管理人與當地政府、主要債權人、投資人、共建方進行協調,達成“全力以赴保交樓、穩民生,資金優先保障安置房建設和交付”的共識,成功突破疫情和行業市場下滑帶來的影響,實現307套回遷安置房的順利交付和商品房不動產權初始登記,房產項目成功盤活。
智能化融資紓困
解民企融資之渴
破產企業融資難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廣州中院“破產重整智融平臺”滿足民營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智能化、一體化解決投資、融配資等問題。
本案中,管理人通過智融平臺將百筑公司重整融資需求廣泛發布推送,并通過以共益債模式融資,在重整計劃中予以優先清償保障,降低融資壓力,百筑公司得以快速引入8000萬元紓困資金實現爛尾房產項目復建,以少量資金盤活項目,大幅度提升資產整體價值。
常態化府院協作
破民企重整之難
百筑公司重整復建,面臨企業信用修復、按揭貸款準入、工程資料缺失、部分責任主體驗收不配合、開發資質續期等諸多問題。
廣州中院依托常態化破產工作協作機制的實質性運行,充分釋放“府院協作”效能,通過“協作機制+一案一策”,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溝通,解決疏通債務人企業執行重整計劃中的難點堵點。
依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破產企業信息公示、登記事項和重整信用修復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全面提升破產企業涉不動產事務辦理質效 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指引,百筑公司成功修復企業金融信用信息,同時得以解決預售證獲取、按揭貸款準入辦理、續領開發資質申請等問題,房產項目得以完工開售,百筑公司蝶變重生。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魏麗娜 通訊員:張蕾蕾、舒擎林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