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德橋下有個“龍舟文化”口袋公園

2023-08-02 14:31:40    來源:大洋網    

口袋公園里有龍頭雕塑。

橋下空間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主題調研,記者走訪了天河區獵德大橋臨江大道橋下節點,實地了解廣州橋底空間改造案例。在車流如梭的獵德大橋下,有一隅富有“龍舟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間,通過改善交通、更換鋪裝、增加設施、提升景觀、橋梁涂刷等設計手法,將“城市消極空間”打造成環境優美、整潔干凈的口袋公園。


(資料圖)

天河區獵德大橋臨江大道橋下節點位于臨江緩跑徑中段,橋下空間可利用面積約4018平方米。

南側橋下空間以獵德龍舟文化元素為主題,打造龍舟文化公園,整合環衛設施、優化行人步行路徑、完善交通流線、增設橋底文藝活動場地和幸福驛站,構建展現嶺南傳統文化的臨江大道緩跑徑中點驛站;

北側橋下空間通過改造橋底景觀墻,一體化設計,提升夜景照明,提升空間形象及環境品質。精細化設計使單一消極角落轉變成安全活力的交流空間,成為市民打卡地。

第一批完成橋下空間改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廣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離不開現代公路骨架的支撐,橋下空間作為現代公路立體網絡的必然產物,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存量大,開發利用卻十分有限。

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受托編制《廣州市市政橋梁橋底空間建設規劃及技術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吨敢芬浴耙粯蛞环桨浮薄耙粯蛞惶厣睘楣ぷ魉悸?,結合區位條件、用地條件、交通條件、空間條件、人流條件以及周邊居民需求等要素,制定橋下空間優化提升方案。各區和各業主單位合力推進盤活橋下空間資源、修補城市空間的具體改造項目。其中天河區完成的獵德大橋臨江大道橋下節點是第一批完成橋下空間改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對橋下區域賦予“龍舟文化”特色

“獵德大橋臨江大道橋下節點對橋下區域賦予‘龍舟文化’特色,通過改善交通、更換鋪裝、增加設施、提升景觀、橋梁涂刷等設計手法,將‘城市消極空間’打造成環境優美、整潔干凈的口袋公園,為群眾釋放出更多的休閑活動空間,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創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睆V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規劃與策劃所所長卞蕓蕓介紹了改造的成效亮點。

規劃部門創新提出規劃主導全流程管控思維,以全面摸查-統籌規劃-媒體策劃-概念方案-設計施工-移交管理全過程一體化管控保障規劃理念在建設階段準確傳導。同時運用“溫度規劃+仿真實驗”的設計方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繡花功夫做好超大城市治理,通過現場交通實驗采集空間數據,分析空間行為特征,探索方案設計合理性,做科學合理、有溫度的設計。此外,突出地方特色,改造過程中注重在地性文脈延續,傳承區域文化記憶,力求“見人、見物、見生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