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好少年”走讀灣區研學行|南沙·綠美之城

2023-08-02 05:50:49    來源:微社區e家通粵韻多寶    

7月25日,灣區同心 逐夢未來——“新時代好少年”走讀灣區研學行暨深化穗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南沙·綠美之城”“綠美灣區”2個首發團發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沙·綠美之城”研學路線

領略濕地生態之美

走讀“南沙·綠美之城”的16名穗港澳青少年先后走進南沙濕地公園、南沙規劃展覽館,暢游灣區濕地綠美之景,感受南沙生態之美,了解南沙的歷史及發展變遷,感受南沙發展速度,領略南沙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畫卷。

在南沙濕地公園尋蹤白鷺

“看,那里有白鷺!”“南沙·綠美之城”首發團第一站走進南沙濕地公園,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一堂主題為“遇見候鳥,尋蹤白鷺”的觀鳥課。

據講解員介紹,“以前白鷺在冬天才飛來過冬,春天就飛回去,自從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后,白鷺愿意一直留在這里,所以現在在濕地公園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白鷺。”

在觀鳥前,首發團成員化身“小候鳥”,通過小游戲學習候鳥遷徙的知識,隨后通過南沙濕地公園紀錄片了解濕地生態系統科普知識,在看到冬天候鳥在濕地公園過冬的壯觀場景,大家不禁發出“哇”的驚嘆聲。

緊接著,大家跟著老師乘坐游船深入濕地一期核心區域——紅樹林區、鳥巢區和鳥類覓食區,開展紅樹林科普教育。在鳥巢區,首發團成員紛紛拿出望遠鏡,近距離觀察白鷺,學著辨識不同種類的鷺鳥。

據介紹,南沙濕地公園已成為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濕地,目前南沙濕地監測發現的鳥類多達180種,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

乘坐游船,除了尋覓白鷺的蹤跡,南沙濕地公園的美麗畫卷也在首發團成員面前徐徐展開,碧水藍天、滿目青翠、生機盎然,讓人感受到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生態魅力。

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學生劉嘉慧對此頗有感觸,“我在南沙長大,但之前沒到過濕地公園,這次讓我挺震撼的,沒想到南沙濕地公園是一個如此優美的地方。”

了解“灣區之心”未來規劃

“南沙·綠美之城”首發團第二站走進南沙規劃展覽館,講解員向大家介紹南沙的概況、交通、生態、人文等相關知識,讓首發團成員對南沙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規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切身感受南沙作為“灣區之心”巨大的發展潛力。

作為南沙區城市客廳重要的組成部分,南沙規劃展覽館是全方位展示南沙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區情地情以及城市發展歷程、建筑成就和未來藍圖的重要窗口。

來自暨南大學附屬小學的香港籍學生李承恩說,“這次研學讓我對南沙有了更多的認識,原來南沙很早以前就有了,而且南沙經濟發展很快,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綠美灣區”研學之旅

探秘地鐵發展變遷

切身感受廣州新時代軌道交通發展,了解廣州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當天,參加“綠美灣區”研學之旅的青少年們來到廣州地鐵博物館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開啟“綠美灣區”研學之旅。

活動特意安排信息時報記者給同學們講解新聞采訪、報道的特點及要求,啟發大家學會用融媒體的思維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解密地鐵構造

看軌道交通綠色可持續發展

1993年12月,廣州第一條地鐵線破土動工,拉開羊城地鐵火熱建設的帷幕。伴隨著地鐵線網越織越密,人們乘坐公共交通越來越方便,地鐵成為廣州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主要出行方式。

那地鐵是如何構造的呢?當天,15名青少年走進廣州地鐵博物館,了解廣州地鐵發展史、學習地鐵的建成與動力體系,將物理、地理、數學知識寓教于樂,展開一次多角度、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第一課堂”。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通過廣州地鐵歷史介紹、技術演示、模型展覽、線網規劃等,青少年深入認識廣州地鐵的發展歷程、廣州城市建設和軌道交通發展成果。

負一樓的地質實驗室模擬溶洞的環境,青少年通過矩形升降沙盤,了解廣州各個區的地質特征,識別和分析不同的土層性質,了解地鐵建設攻堅克難的威水史,探尋隧道與車站背后的故事。

研學過程中,同學們還了解到,在地鐵線網規劃建設中,廣州地鐵落實好各環節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措施,例如在工地加裝圍蔽隔音屏,使用遠程風送式噴霧機,引進全自動洗車槽等,通過控制噪音、粉塵、污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提升節能降耗水平,助力綠色低碳廣州建設。

“威斯敏斯特地鐵站是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取景地,我覺得廣州南沙客運站地鐵站也非常有特色。”在地鐵博物館二樓的車站萬花筒展示墻前,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世界各地的特色地鐵站。

來自蔣光鼐小學六年級的香港籍學生陳佩慈表示,“研學活動非常有教育意義,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廣州地鐵的構造、發展以及未來的規劃,讓我受益匪淺。”

了解城市規劃

看廣州未來發展宏偉藍圖

研學行第二站來到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該中心是一個集展覽、科普、體驗于一體的城市主題公園。

在城市歷史廳,一座座精致的傳統古建筑模型讓同學們領略到千年羊城的文化底蘊;在4D影院,同學們觀看影片《千年羊城》,了解廣州歷史節點上重大的城建和人文事件;在動態長卷展廳,大家沉浸式體驗清朝中期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還參與館內各種數字化的場景和互動平臺。

來到三樓,一幅壯觀的“廣州全域沙盤”映入眼簾,其按照1:3800 的比例,細致地標記出廣州的規劃和布局。站在廣州全域沙盤模型前,伴隨著宣傳片《廣州——全球樞紐型網絡城市》的播放,原本靜態的沙盤配以震撼的聲、光、電元素“活起來”,廣州在生態環境保護、創新創業發展、交通市政建設等方面的規劃立體化地呈現在大家面前,同學們不時發出嘖嘖驚嘆之聲。

“I LOVE GUANGZHOU”平臺是整座展覽中心的網紅拍照點,青少年拿著研學證書在此拍照打卡,借此表達對廣州的熱愛。

“今天的研學內容讓我覺得十分震撼和驕傲。”來自廣州六中珠江中學的陳啟漳是2021年度廣州“新時代好少年”,“珠江新城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以六榕寺為代表的古建筑依然保存至今,優秀的歷史文化在時代的更迭中得到傳承和創新,讓我覺得非常自豪。”

灣區同心 逐夢未來

“新時代好少年”走讀灣區研學行

歡迎更多青少年一起參加走讀

熱門研學線路特別推介

“走讀灣區”三大研學板塊

共26條研學路線

各位街坊可掃碼了解路線詳情

還可以掃描二維碼咨詢研學客服

記者 馬曉惠、韓春華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